42 高瞻遠矚的堵胤錫

讓李過、高一功等人最終投入南明懷抱的原因,並非佟養和的離去,而是堵胤錫的到來。

堵胤錫,字錫君,改字仲緘,一字牧子,號牧遊,江蘇宜興人。

堵胤錫自幼貧寒,六歲喪母,十一歲喪父。

所幸父母在世時為他定了一門娃娃親,嶽父陳大懋是個忠厚之士。陳家雖然也窮,但並沒有嫌棄這個可憐的小女婿,收留了他,並聘請塾師教他詩文。

成年後的堵胤錫是個很有性格的人。

為了謀生,他先後做過塾師、相蔔,混在社會底層,流離奔波,備嘗艱苦。

在這樣的艱辛中,堵胤錫愛上了喝酒,嗜酒如命,醉後便狂放不羈,喜談兵劍,大言蓋世,有立不世功名之想。

他曾經將累年辛苦得來的僅有積蓄換成銀錠,讓人鑄成一個頭顱狀的大杯,可容酒一升,在上面刻上“雪山煮酒夜談兵”七字,隨身攜帶,片刻不離,以為飲具。

他自己還篆刻有一個玉印,印文為“三不要癡男子”,自稱“不要錢,不要官,不要命”,到處招搖,被時人視為狂士。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明廷為了抵禦後金,廣招士卒,遠輸關外。堵胤錫這時遊蕩到無錫,思奮建功,揮毫作下萬言書,上呈無錫知府,大言不慚地稱:“只要讓我帶領十萬兵馬上戰場,就能使善於騎射的人充分發揮其騎射的本領,善於使用長槊刺擊的人充分發揮其刺擊的本領,善於運用兵法的人充分發揮其運籌帷幄的本領,戰場上所有的變化都由我操縱,戰鬥的勝負全在我的掌握之間,我不僅能人之所能,而且能人之所不能。”

萬言書中還明確指出:熊廷弼如果得不到我的幫助,一定會敗得很難看。

知府讀了,啼笑皆非,連罵荒唐,不許入募。但又覺得堵胤錫行事、言論雖然怪誕,卻也不失為一奇才,於是派人找到他,囑咐他多讀書,激勵說:“你本來就不是尋常之輩,只是如今還不到派用你的時候,你的功名未顯,誰都不屑和一介狂生合作的。”

堵胤錫聽從了知府的勸告,以無錫籍補府學弟子員,潛心讀書。十一年後,中鄉試,又三年,中會試,成了進士。

及第後的堵胤錫痛念自己幼小就離家漂泊,父母有生之年,自己不能供養;父母死亡之時,自己沒能下葬,且多年沒有祭吊,於是乞假歸裏,守墓三年。

此舉,得到了時人的稱贊。

老夫子黃道周還專門為他作《禮問》一篇,給他的孝道點贊。

從崇禎十二年(公元1638年)到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間,堵胤錫先後任南京戶部主事、南京戶部山東司郎中、湖廣長沙知府等職,在征剿農民起義軍中屢建奇功,成功斬殺了蕭相宇、李鬍子、草上飛等數十名民軍首領,因而得崇禎帝的賞識。

甲申(公元1644年),崇禎自縊殉國。遠在長沙的堵胤錫號泣絕食者數日,痛賦《墜龍騷》五章。

弘光登位,升堵胤錫為湖廣布政司參政,兼按察司僉事,分守武昌、黃州、漢陽。不久,又改按察司副使,提督湖廣通省學政。

次年,左良玉移師東下,督師何騰蛟入長沙,與堵胤錫分攝湖北巡撫事,駐常德。

不過,此時南京已陷,大明國勢之亡就在呼吸之間,堵胤錫與文臣章曠、武臣楊培東等倡議勤王,誓死以濟國難。

堵胤錫給兒子寄書道:“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國破家亡,我還能再說什麽?只有鞠躬盡瘁,危疆待命,事急則赴湯蹈火,事緩也不過命懸一線,只要無愧於祖宗父母,這就足夠了!”

在信中提及身死事,堵胤錫囑咐說:“我兒如果身披蓑衣終生事農,使我堵氏春秋兩季不乏祀火,子孫相傳,並永不出仕二姓,就可以使我不失忠義,你不失孝道了。”忠義之志,躍然紙上。

堵胤錫還特別將孫子的名字改作“世明”、侄孫則改為“正明”,以示堵氏家族勢必盡力效忠明室。

閏六月,隆武政權成立。八月,在何騰蛟的舉薦下,堵胤錫得升為右副都禦史,實授湖廣巡撫。

按體制而言,堵胤錫應受何騰蛟節制,但堵胤錫的政治眼光不僅遠勝何騰蛟,而且遠勝對手佟養和。

何騰蛟與部分大順軍的“合營”及佟養和招撫李過等人所部大順軍的行動,都是為形勢所迫,尤其是何騰蛟,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即使“合營”成功,還想方設法地對大順軍進行打壓和排擠。

堵胤錫胸有兵甲、高瞻遠矚,他從大局著想,認識到只有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能才打敗滿清侵略者,大明才有中興之望。

他聽說大順軍各部屯集荊州、澧州一帶,喜不自勝,對部下道:“朝廷離覆亡沒有多少日子了,我願單槍匹馬前往荊州為國家招撫這支生力軍,如果大事能成,則是仗賴大明列宗在上天保佑,如果不成,即是我堵胤錫以身殉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