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老當益壯的洪承疇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進士,初任刑部主事等職,於崇禎年間征剿有功,為陜西三邊總督。從某種程度上說,洪承疇曾經是李自成的克星,其曾親統大軍在陜西渭南、臨潼等地大敗李自成。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他在潼關打得李自成奄奄待斃,幾乎全殲李自成軍。

不過,隨著清軍數次入關搗亂,京師危急,洪承疇被朝廷傳召入衛京師,其戰略重心開始轉移。

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正月,特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主持對清戰事。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三月,影響明清雙方最終走勢的松錦大戰爆發,洪承疇率主力出關作戰。

該戰,洪承疇主張步步為營,且戰且守,待敵自困,一戰解圍。

可是,明廷既連年困苦於征戰,西北地區又旱災不斷,財政緊缺,已經難以支撐這種作戰方案了。

預定計劃難以實施,則戰鬥的結局就已經注定。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歷時兩年之久的松錦大戰終於落下了帷幕,明軍完敗,洪承疇被俘。

此戰,明朝的重臣宿將、選卒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錦州等戰略要地失守,大批火器、糧食等物資落入清軍手中。

從此,明朝元氣大傷,積重難返,漸漸走向沒落。

洪承疇及手下一大批幹將被俘,清軍要求他們按照清人的習俗剃頭以表示投降。曹變蛟、丘民仰和王廷臣等人堅決表示:“寧可殺了我們,決不肯剃頭!”洪承疇也拒不剃頭,只求速死。

可是,清軍殘忍地殺害了丘民仰、曹變蛟、王廷臣,卻獨獨留下了明軍的統帥洪承疇。

洪承疇被押送到了沈陽,剛開始是準備恪守臣節、一死以報君王的,但,最終還是沒挺得過,牙口一松,做了個可恥的叛徒、走狗。

可嘆古往今來多少人,平日慷慨成義易,事到臨頭一死難!

可憐崇禎並不知道洪承疇已經降清,以為洪承疇會在這種大忠大義、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為全天下人做出表率,已經壯烈殉國,因此在北京城外設壇建祠,親自痛哭遙祭。

滿清入關,洪承疇效勞於多爾袞的鞍前馬後,明朝臣民才知此老已經變節偷生,苟活於人世,不由得痛呼:“蒼素變於意外,人不可料如此!”

滿清入關時的宣傳口號是:替崇禎帝報仇。

這是一個極其陰險也極其高明的口號。

而制訂這個口號的人,便是大漢奸洪承疇。

入關前,洪承疇曾向多爾袞獻策,說:“以我大清八旗勁旅的戰鬥力,自然可以一舉蕩平李自成之類流寇。如今宜先派遣官員宣布王令,諭示大明百姓我軍此行目的在於平滅李自成流寇,有抗拒者,必加誅戮。我軍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各府各縣,開門歸降,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若抗拒不服,大軍破城之日,百姓之外,官吏悉誅。而城內有主動作為我軍內應的,破格封賞。這是首要之務。”

弘光政權覆滅之初,清廷準備派一個有影響、有才幹的漢人官員前往南京招撫江南。多爾袞把洪承疇當成了不二人選。

多爾袞說:“我見他做得來,諸王亦薦他好,故令他南去。”

於是,洪承疇以原官總督軍務招撫江南。

在江南,洪承疇使用了剿撫並用的手段,做盡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

金聲、夏完淳、黃道周等明朝忠臣義士都是死於他的屠刀之下。

而鄭芝龍等一幹鮮恥寡義之徒也全被他以卑鄙下流的手段招攬到清方隊伍。

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十二月,洪承疇因喪父和眼疾,且江南局勢基本穩定,暫時解任守制,回家休養。

然而,順治五年(1648年)隨著金聲桓、李成棟等人的相繼易幟,清朝文武驚恐不安、惶惑無策,洪承疇又擔任了平定湖廣、廣東、廣西的重任。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洪承疇還被特任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經略湖廣、廣東(後改以江西代)、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撫鎮以下,聽其節制。兵馬糧餉,聽其調度。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制,事後報聞。”

老賊洪承疇年逾六十,已到了退休的年齡,得此重用,激動得紅光滿面、夜不成眠,在燈下揮筆寫決心信,表示“盡心竭力,以期剿撫中機”,不負朝廷重任。

在湖南,洪承疇制訂出了“安襄樊而奠中州,固全楚以鞏江南”的戰略防禦方針,在軍事上“以守為戰”,采取守勢;政治上“廣示招徠”采取攻勢;經濟上“開墾田畝”,恢復生產。

洪承疇認為,一旦條件成熟,兵厚糧足,戰守周備,就可以會師並進,轉守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