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朝堂舌辯(第3/3頁)

對於異族,裴旻從不講仁義道德,但是一個國家需要信譽,尤其是大唐這樣的國家,手中有諸多臣服、來賀的邦國,他們視大唐為宗主國,以大唐馬首是瞻。吐蕃能隨隨便便不顧影響的背棄盟約,大唐卻做不到,仁義與信譽是有差別的。

大唐想要走的更高更遠,除了自身實力的強大,還要有讓盟友友邦信服的信譽。若今天大唐跟吐蕃盟約,明天就在背後給吐蕃一刀,其他的盟友又會怎麽想?

“縱觀吐蕃入侵我大唐的時間,莫不證明一點。他們毫無信義,而且眼光獨到。每每皆是在我大唐發生天災人禍,自顧不暇的時候,趁亂毀盟出擊。我們若強,他們則如忠犬友善,一旦有半點可乘之機,就將露出自己的獠牙,狠狠的從我大唐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在裴旻的記憶中,歷史的進程也是這樣的:歷史上因為王忠嗣的崛起,打服了大唐周邊所有異族,迫使吐蕃與大唐擬定合約。

然後安史之亂一來臨,吐蕃毫不猶豫的撕毀盟約,派兵搶去了大唐隴右大片土地,後來更是兵臨長安,趁亂攻取了長安,留下了大唐恥辱的一筆。

無論如何,這種情況,不能重演。

“此刻與吐蕃求和,確實得到了短暫的和平,但也等於限制了我大唐反攻九曲之地,收復疆土的機會。我大唐疆域,寸土不讓人!是我們的,必需奪回來。不奪回來,焉能對得起列祖列宗?”裴旻看著李隆基帶著幾分慷慨激昂的說著,然後又看向姚崇、齊浣道:“所謂文武道不同,但同歸於治。大唐經濟天下民生,依靠你們文臣,而國家安定,抵擋異族,是我等武臣的責任。我等身為武將不介意為國家安定犧牲,馬革裹屍,在所不惜。所以姚相不必為國家安定而擔心,即便沒有這紙盟約,我們一樣能讓吐蕃如貓狗般溫順。不會拖你們後退……”言外之意,自然是說文臣也別來拖他們武臣的後腿。

說到這裏,裴旻突然爽朗一笑,道:“當然如果吐蕃他們願意割地賠款,將河西九曲地歸還回來,撤出石堡城,免去將來我大唐兵士收復失地的傷亡,也不介意答應他們求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