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祭天失禮

在群情震撼的當下,卻有一眾人鐵青著臉,一臉的震撼,帶著深切的惱羞成怒!

這一夥人正是王毛仲一黨。

王毛仲面對李隆基帶著幾分無度的寵信,自傲之心早已充斥胸腔。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是亙古不變的常理。

此次年會祭天,在裴旻的提議下,將會舉行一個小閱兵,以彰顯大唐的軍勢實力。

大唐關中隸屬北衙的龍武軍,羽林軍,隸屬南衙的十六衛軍,皆是天子禁軍,共計十六萬之數。

這護送李隆基去天壇祭天的人馬也理所應當從這十六萬兵卒中挑選。

能夠在諸國面前露臉,成為護送李隆基去天壇的重擔是何等的榮耀。

龍武軍,羽林軍以及十六衛誰不動心?

即便王毛仲與裴旻關系極不融洽,面對這大出風頭的機會,也忍不住動用自己的關系,親自找人關說,還求到了李隆基那裏。

李隆基深知王毛仲的本事,在這大局上他還是拿捏的極有分寸的,直接告訴王毛仲,此事由裴旻全權負責,即便是他,也無權過問。

利益動人心,王毛仲只能動用關系,舔著臉上門求著裴旻,讓他的左武衛有個露臉出場的機會。

對於王毛仲的請求,裴旻不給任何情面的一口否決,並且給出規定,憑實力爭取,實力不足,絕無上場的機會。

寧缺毋濫!

裴旻不想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湯,原定名額是三千,若湊不在足三千,寧願一千、五百,也不多添一廢物。

裴旻原先以為從十六萬中選出三千應該不難。

事實證明,他有些天真。

十六萬兵的統帥將軍,受到了京城長安花花世界的誘惑,大有醉生夢死的感覺。

上行下效,統帥、將軍松懈軍務,兵卒自然懈怠訓練。

日常操練,多為敷衍。

看似人高馬大,衣甲鮮明,糊弄糊弄李隆基這不通兵事的皇帝以及一些王公大臣還行。

以得李靖、蘇定方、裴行儉真傳的裴旻,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繡花枕頭這一事實,中看不抵用。

只有少量個別的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不過就算他們沒有受到同化,亦遠不及接受合理且精心訓練的兵士。

最終還得靠神策軍來撐這個場面。

看著威風十足的神策軍,王毛仲、葛福順、唐地文、李守德等人,一個個都繃著張臉,心中嫉恨之極。

偏偏他們又奈何不得裴旻……只能幹巴巴的記恨著。

莫斯雷馬薩眼中更是狂熱,大唐強兵竟然有如此威勢,半點不遜於他麾下的獅軍,能跟如此對手,痛痛快快的一戰,即便橫死疆場,也是無悔。

拜占庭總督查士丁尼也在心底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都不能於大唐為敵。

一個阿拉伯,他們已經承受不住。再來一個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的大唐,他們焉有反抗的余地?

想著一路上打探到的傳聞,若大唐以那“震天雷”對付君士坦丁堡的城墻,或者將“震天雷”交易給阿拉伯,拜占庭豈非滅亡?

“無論如何都要跟大唐打好關系,就算吃虧,也不能讓阿拉伯跟大唐友好往來!”

突騎施少主韋比加,吐蕃副相隆朗赤,葛邏祿的族長阿史那施為等人同樣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昭武九國的國王更是神情肅然,震撼。

他們見識過大唐安西軍的實力,作為鎮守西域的強兵。安西軍的數量不多,但實力在大唐諸政變兵馬中無疑是位列前茅的。

這些年安西軍的戰績也很不錯,鎮住了西域的一眾宵小。

阿拉伯的邊軍都吃過虧,雖然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帝國不重視東面防線的緣故,卻也可以證明安西軍確實不弱。

尤其是後起之秀高仙芝的表現,更是養眼出眾。

但是安西軍跟面前這支軍隊一比,卻有一種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完全不在一個档次。

九個國王均忍不住心想:“若西域三萬唐軍人人皆如眼前這般,他們九國就算同仇敵愾一並對之,也改變不了大局。”

康國國王康夙烈心中雖有擔憂,卻也倍感安心。

昭武九國,康夙烈是最忠於大唐的存在。

西域面對大食國、突騎施、突厥、吐蕃幾國的虎視眈眈,昭武九國早已不是那麽齊心。

大唐越強,他亦能安心。就算真的迫不得已,消去王爵,成為大唐的一個都督府,他也是穩紮穩的大都督。

固然稱呼變了,權勢一如既往。

至於九國中那些兩面三刀的存在,一個個都露出如釋重負。

個別已經有叛唐舉動的卻是微微色變,心底悔不當初,不知如何是好。

裴旻留意著昭武九國國王的表情,身為一國之君,不太容易從神色中看出他們心中所想,但是個別的心虛緊張卻也隱隱分辨的出來。

第一步威懾,目的圓滿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