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呂不韋之死(第5/5頁)

正是因為有了呂不韋的政策調整,才出現了呂不韋主政期間秦國對六國攻城略地而不出現大量殺戮的現象。這種政策的調整,使得秦軍的統一戰爭受到的拼死抵抗大大減少。

呂不韋的政策中不僅含有一定的儒家思想成分,也是先秦時期道、法、墨、名各家思想的綜合。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實際上是他的治國藍圖的全面反映,這種治國思想與秦始皇的方略是相悖的。伴隨著呂不韋離開秦國政壇和呂不韋的自殺而亡,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的思想當然不會為秦王嬴政所喜歡了。

秦王嬴政既然逼殺呂不韋,他的身邊就缺少了一位像呂不韋一樣精明能幹的助手。但是,中國歷史上凡是有所作為的君王,身邊都不乏精明強幹的人才。誰能夠在呂不韋之後代替他呢?誰能夠成為秦主嬴政未來的主要助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