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楚國之亡

秦王嬴政在攻下韓、趙、魏、燕四個中原國家之後,就把進攻的矛頭對準了南方大國楚國。楚國地域遼闊,歷史長達八百年,秦王嬴政對於這個國家垂涎已久。可是楚國實力非常強大,尤其是距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一百多年前,楚國的疆域北涉黃河,東到江浙,西控巴蜀,南制閩粵,是當時戰國七雄中領土最大的國家,軍亭力量也是雄極一時。楚國兵強馬壯,橫掃中原,也顯露出了爭雄之勢。到了秦王嬴政時期,楚國實力依然不可小視,尤其是,楚國還有一個著名的將領,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項燕。楚國有大將項燕的護衛,秦國也一時奈何不了它。可是當秦王嬴政派出大將王翦進攻楚國後,秦楚對峙的局勢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用了三年時間,強大的楚國就被秦軍攻陷。那麽秦國最終是依靠何種謀略把楚國消滅的呢?楚國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

秦國養精蓄銳 王翦滅亡荊楚

楚王負芻四年(前224),秦王嬴政派遣王翦、蒙武率六十萬大軍攻楚。臨行之前,王剪在灞上對秦王嬴政說:請大王多多賞賜我良田美池。秦王說:將軍你盡管出發,你還擔心日後會貧困嗎?王翦對曰:我是大王的將軍,建立奇功也不得封侯,我這是為子孫後代著想啊。嬴政大笑。大軍到了邊關以後,王翦又派使者請求賞賜良田有五次之多,有人對王翦說:將軍是不是太貪得無厭了?王翦卻回答說:你有所不知,秦王粗暴且對人不信任,現在把全國軍隊委托給我,如果我不多多請求田宅,替子孫經營產業,秦王就會因此而懷疑我(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王翦絕對不是簡單的一介武夫,還頗有政治頭腦。

王翦率領大軍進人陳邑、平輿一帶之後,即停止前進,構築壁壘開始堅守。楚國調集大軍,全力抵抗。兩軍相逢,楚軍主動出擊,多次挑戰,秦軍就是不應戰。王翦讓士卒洗沐休息,天天稿賞士卒,自己和士兵同吃同飲,但是就是不打仗。過了一段時間,王翦問:士兵們在幹什麽?左右的人告訴他,士兵投石塊玩遊戲,看誰投得遠。王翦聽了之後心中暗喜。

這種不戰不和的局面相持了一年左右,創造了秦王嬴政發動統一戰爭以來的一個奇跡——來而不打。一年多想打而打不成的楚軍開始向東移動(乃引而東),王翦一看,機會來了,立即派出精兵追擊正在調動的楚軍。結果,楚軍大敗。

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攻入楚國最後的都城壽春(今安徽壽縣),俘獲了楚王負芻。

楚王負芻被俘之後,楚將項燕東山再起,在淮南擁立昌文君為楚王,繼續抗秦(此從《史記·秦始皇本紀》。然該篇說是昌平君,非昌文君。楊寬《戰國史》考訂昌平君系昌文君之誤。《史記》的《楚世家》、《王翦列傳》、《六國年表》等均說項燕兵敗被殺)。秦將王翦、蒙武在淮南大敗楚軍,昌文君戰死,項燕自殺,楚國滅亡。秦在楚地設立九江郡、長沙郡。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江南地,降服越君,建立了會稽郡。

滅楚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疲敵制勝的典型戰例。秦國大將王翦采取了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作戰方針。楚軍求勝心切,但與秦軍總是交不上鋒,最終鬥志逐漸消失殆盡。這場秦楚之戰成為秦國消滅楚國的轉折點。然而熟悉楚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楚國在戰國七雄中是最早實行變法圖強的國家之一,它甚至比秦國的商鞅變法還要早。戰國時代有兩句流傳極廣的話,“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戰國策·秦策》)”,意思是說,連橫成功則秦國稱帝,合縱成功則楚國稱王。可見,楚國曾經是戰國時代和秦國一樣強大的諸侯國。那麽幅員遼闊、實力強大的楚國為什麽會在短短三年內就被秦王嬴政給消滅了呢?我認為,楚國之亡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改革不力,二是政治腐敗,三是不明大勢。

吳起變法威服諸侯 悼王下世宗室作亂

戰國初年第一個強大的國家是誰?魏國。魏國為什麽強大?因為魏國的創始者魏文侯重用李悝施行變法。戰國時期的變法,其實就是政治、軍事、經濟的一次全面改革,是各國實力的一次重新整合。這個時代,誰變法早,變法徹底,誰就能迅速強大。魏文侯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年,對變法的認識大大早於其他諸侯國,所以,魏國變法最早,成為戰國初年最強大的諸侯國。

楚國真正的變法是在楚悼王(前401-前381)時期,此時,魏國名將兼政治家吳起因受魏武侯的猜忌來到楚國。吳起到楚之後、先是擔任了一年的邊地郡守,後來楚悼王知道他才能出眾,任命他為令尹(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施行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