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二次機會(第2/5頁)

起初,希特勒郵寄的信件未被察覺。就在郵寄信件的當天,即9月15日,典獄長萊波爾德要向巴伐利亞法院發送一份有關那位明星犯人在蘭茨貝格監獄服刑期間的表現狀態報告。“他現在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萊波爾德在報告中寫道,“不遺余力地遵守監獄各項條例。”萊波爾德心裏沒有忘記希特勒起初進行絕食和狂呼亂叫時的表現。於是他寫道,希特勒“毫無疑問比以前變得成熟、冷靜了”。不僅如此,希特勒出獄後也能表現得平安無事,因為他“絕不想報復那些在1923年11月裏挫敗他的暴動計劃的對立(政治)陣營官員們”。幾個月來,希特勒同典獄長萊波爾德的多次面對面會晤產生了明星效應。萊波爾德同以前其他許多人一樣,也懾服於希特勒的強大氣勢,為希特勒所傾倒。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對希特勒的政治表現和政治意圖表示欽佩。監獄外面力圖阻止希特勒假釋的呼聲不斷高漲。9月23日,慕尼黑警察局副局長向法院發出了措辭尖刻的警告:如果希特勒出獄,他有可能很快重操舊業,故伎重演。如果他在政壇上繼續存在,就有可能拯救目前仍被查禁、瀕臨崩潰的納粹黨和民族主義團體。“他對於國家的內部與外部安全構成了長期威脅。”那份警告聲明上寫道。警方認為,如果這位領導人令人遺憾地被釋放出獄,“那麽應該將這位民族主義運動的靈魂人物驅逐到奧地利”。

警方的獄中表現報告擺在了桌子上,距希特勒可能被假釋的時間只剩下一周了。這時又有一人站出來強烈反對假釋希特勒。這個人就是曾經在法庭審判上起訴希特勒的巴伐利亞州檢察官施滕格萊因。他不僅反對假釋希特勒,而且也反對假釋韋伯和克裏貝爾。“這些被告根本不會放棄犯罪意圖。”施滕格萊因寫道。他列舉了在暴動期間他們犯下的暴力綁架和偷竊等犯罪行為。這位檢察官甚至還談到了1922年希特勒襲擊政治領導人奧托·巴勒斯蒂特的犯罪行為。希特勒當年被判了三個月監禁,但是只服刑一個月便被假釋出獄,然後蓄意發動政變,違反了緩刑條例。施滕格萊因這位檢察官還認為,希特勒還同羅姆上尉近一時期試圖非法建立“前線戰士聯盟”這一準軍事組織的行動有牽連。

就在施滕格萊因接二連三地展開批評攻勢的時候,他也了解到了希特勒以及韋伯、克裏貝爾托人捎帶信件的情況。他火冒三丈,要求典獄長做出解釋。後者迅速展開調查後提出了一份報告,表明近幾個月來韋伯和克裏貝爾一直在托人偷帶信件,而希特勒只有一次違反條例。盡管他們的案件還沒有了結,法院於9月25日沒有理睬警方與檢察官提出的意見,同意假釋希特勒、克裏貝爾和韋伯,10月1日那天開始生效。

施滕格萊因手下的工作人員立刻行動起來,試圖阻止假釋上述三人。施滕格萊因的律師們周末加班(幾乎肯定是由副檢察官漢斯·埃哈德牽頭)寫出了一份要提交給法院的申訴長文。這份申述材料首先提到了被偷帶出去的信件(共有九例)3,然後又抓住希特勒秘密參與組建羅姆領導的非法組織“前線戰士聯盟”的把柄不放。在羅姆公寓裏繳獲的文件表明,羅姆“按著阿道夫·希特勒的指示”在外從事政治活動,而且希特勒幫助起草了那個準軍事新組織的綱領。就連拼命掙紮要跳出自己為自己挖的坑的典獄長萊波爾德,也開始忙著回手填坑了。“如果能讓我的職員早點知道警方懷疑我們那裏的犯人暗中要建立非法組織,我們就會更加嚴厲地督視往來信件。”事後他這樣說道。4不過,施滕格萊因的申訴收到了預期效果:它阻止了希特勒在10月1日那天被假釋。當時巴伐利亞最高法院正在仔細考慮這件事情。

與此同時,有關希特勒可能被驅逐的幕後情況也變得復雜起來。巴伐利亞政府專門派遣一位特使前往奧地利,要求奧地利政府同意把希特勒遣送回國。但是奧地利總理伊格納茨·賽珀爾予以回絕,即使把希特勒推過邊境,他也不會接受希特勒。奧地利總理的推論思路是:既然希特勒以前在德國軍隊中作戰,他已不再是奧地利人了。盡管這一看法在法律上未必行得通,但卻斷絕了驅逐希特勒的任何希望。謹慎的奧地利人搶占了巴伐利亞人的先機,有效地趕在他們的巴伐利亞表兄弟把希特勒驅回之前,把希特勒從其故鄉驅逐了出去。赫斯寫道,消息傳到蘭茨貝格監獄後,希特勒“大喜過望”。當天夜晚,他們兩人飲酒慶賀。

10月6日,巴伐利亞最高法院駁回施滕格萊因的申訴,把希特勒的案子交給下級法院審理。最高法院迅速駁回警方與檢察官令人膽寒(後來證明是正確)的警告後,又把球拋給了曾經做出有利於希特勒裁決的法院。要再過兩個月後司法部門的車輪才能轉動起來。希特勒暫時處於沒有著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