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牧民與農民的故事(第4/6頁)

劉整本為抗元英雄孟珙部將,深得孟珙真傳,而其所部水師更是精悍,劉整的投敵叛變不但使蒙古人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水師,而且這位“識時務者”還向蒙古大汗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陽、再攻臨安的亡宋戰略攻略,忽必烈采納後果然奏效,蒙古人拿下襄陽後,南宋都城臨安門戶大開,此後用了不足三年蒙古鐵騎便馳進了臨安城。

甚至蒙古人的國號“元朝”也是出自一個絕對有才的漢人腦瓜,此人即被史家稱為元代政治家、文學家的劉秉忠,祖上是正宗江西人,曾祖輩即事身金國當官,到了劉秉忠這代,金國滅亡,劉秉忠及時改換門庭,成了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的高級顧問,拜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同知樞密院事,直接參與了元朝政權的初創。

據史載,蒙古人建都燕京即是劉秉忠建議並由他親自主持,新都城命名為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1274年),大都宮闕建成。同年八月,劉秉忠勞累過度去世,這個漢家兒孫也算是為大蒙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從此,華夏各民族被蒙古彎刀奴役的時代開始了,其中的南人——堅持抗戰到最後的南方漢人——被列為四等公民,幾家公用一把菜刀、一個千戶即有權隨便去糟蹋治下的任何漢人的新婚妻子、無辜殺死一個漢人只需要罰大約一頭毛驢的銅錢了事!

甚至這“罰驢條文”也是紙面上的,大多蒙古官員宰了漢人之後連張驢皮也不用上交。

這在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大作《魯齋郎》中即能清楚的看出來。

掙紮在蒙古鐵騎下延命的漢人甚至連名字都不配有,一般只能借用父母的生日或自己的生日起個數字符號罷了,這點有證據:明太祖朱元璋原名就是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之意;另一位農民起義軍首領陳友諒小名則叫“陳九四”;還有一位義軍首領張士誠叫“張九四”。

這是中國漢人的首次亡國,時間長達九十七年,蒙古人用馬刀與強弩組成的軍事機器維持著對中原漢人的奴役。

5

公元1328年的某一個極為普通的下午,一個不起眼的中國農婦陳氏在一個不起眼的中國鄉村——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生下了一個不起眼的男嬰,按照農家慣例,老農父親朱五四給兒子起名朱重八。

這個不起眼的農家漢童,隨著年齡增長以及社會地位不斷改變不斷改名,最初改為朱興宗,長大造反時改名朱德裕,最後再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從此,朱元璋這三個漢字就永遠記載入了中國歷史。

至於《明實錄》中描述朱元璋出世之刻紅光滿地,異光照亮夜間茅屋,以至於鄰居以為老朱家失火了!這無疑是臣下在拍朱皇帝馬屁,據載:朱元璋出生時刻為未時,也就是剛過中午,沒記載說天陰下雨,也就是應該陽光明媚,有沒有紅光估計都是看不見的。

出生以及少年時代都不起眼的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那年成了中國最惹眼的人,這年,朱元璋定都應天(南京),重新建立了中原漢人政權——大明!歷經十五年的血海裏翻騰,趕走了元朝的政權,昔日的朱八八成了大明的開國皇帝。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這是朱元璋在集慶(後改名為應天府)初次獨轄山頭招兵買馬時軍營外大旗上的詩句,可見,那時的朱元璋政治目標就極為明確:收復被蒙古人侵占的“中華地”!光復漢家的“大宋天”!

至於詩句中的“日月”為“明”,是否屬於巧合?或者說日後有意將政權冠上“明”字?那就不好妄猜了,估計還是紀念昔日舊主小明王韓林兒的因素在起決定性作用。

就在上一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4月,還是吳王的朱元璋行文詔告天下,開始了對大元帝國的第一次北伐,也就是這次對蒙古鐵騎的成功打擊,才使得這個日月組成的“明”字從此有了非常涵義!

北方來的一群狼開始驚恐的面對能夠制服它們的獵手了。

今天的很多史家都對這之前的朱元璋不無指責:胡虜就在不遠處,為什麽非要對同為漢人兄弟的其他起義軍先舉起了屠刀?這不是公然施行“攘外必先安內”的荒唐政策麽?

這就要從朱元璋以及他所建立的軍事部隊開始說起了。

所謂“部隊”,即組織起來的武裝人群。

但是,把人們武裝起來並且給予排位身份,使一大群武人都逐級聽從一個人的指揮,組織成一支軍隊,卻並不一定就可以闖蕩天下了。因為你的對手也能如此,你並不占有獨家制勝法寶。

一支軍隊若要立於不敗之地靠的是什麽?兩條:嚴明的軍紀與堅定的信仰。

前者才能取得老百姓的支持,才能得到持續不斷的後續兵源;後者才能讓將士們自覺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