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伐尾聲:苦澀的凱旋班師(第3/4頁)

大概也就是在這時,在馮勝心中留下了“遷邊民於內地”的種子,日後這個措施還就是經朱元璋批復實施,甘肅寧夏西部大量百姓被強行移民陜西內地,至於此舉的功過是非,後人們至今沒有定論。

贊同明朝這種“空城”防騷擾的占多說,就連明史也贊譽,邊民內遷使邊地空出了無數良田,明朝軍隊得以實施軍墾,邊防士卒自產自食,“兵食饒足”。

實際上其中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強行收百姓土地為“國有”,怎麽著也是一種強盜行為,不管你所聲稱具有任何偉大理由,將人民由自己土地的實際主人變為名義主人都是一種蠻不講理大缺德。

話題扯遠了,還是回到“大獲全勝”的馮勝這裏。雖然戰役目的落了空,但畢竟達到了穩定蘭州局勢的目的,馮勝還是能算做凱旋班師回到了慶陽。

但就這次驅逐賀宗哲戰事來說,南京的朱元璋大概看得最為明白:專門頒旨賞賜傅友德二百金,卻沒分給主將馮勝任何花紅——這是後話。

不過,這次代理大將軍職務的馮右副將軍班師過於積極了,也班師班的過遠了點:一口氣回到了南京城!

86

馮勝回到慶陽之後,怎麽琢磨也覺得味道不對:雖然自己被委以接替徐達“總制軍事”的主帥重任,但是,眼下沒有大仗可打了呀?胡虜群小已經基本被驅逐到了漠北,喪膽之犬不敢回頭撕咬,自己這北伐主帥這時還能去伐哪個?

關鍵還有:北伐以來,自己可謂戰功卓著,現在天下平定已成定局,皇帝詔命徐達、湯和還京說的明明白白:議定封賞!也就是說,之前的辛苦今天要得到回報了,等於種了一年莊稼到了收獲的季節。

這時在不在皇帝身邊,那可是關系極大,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跟隨自己血戰多年的部屬著想吧?大將愛兵要愛在關鍵時候,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讓手下勇士們吃了暗虧。

馮勝還有個按捺不住的心底欲望,那就是:率領大軍凱旋班師回京,從古至今都是做將軍的無上榮光之事,馮勝做夢都夢到這種場面!百姓歡呼於道旁,將士煥發於隊列,皇帝親迎於郊外,自己獻俘於闕下!這種“千年等一回”之榮耀,人生能得幾回?

於是,馮勝甚至連向皇帝打招呼請示這道程序也省略了,留下了少量部隊,由都督僉事吳禎代理自己主持軍務,稀奇事兒出現了:本來就是代理別人的馮勝又讓別人代理了自己,率領馬步三軍浩浩蕩蕩南返回京,一路之上,得意之情見於言表自不必說。

估計這時的馮勝是在有意疏忽請示皇帝,一旦朱元璋下旨阻止自己回京怎麽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麽!自己也就實踐上這麽一回兵法名句吧。

可是,眼下已經十一月末,北方的初冬也是格外寒風淩厲,小雪粒乘西北風砸在後背也令人極為難受,沿途又沒有了供戰馬隨時墊饑的野草,是不適合大部隊長途行軍的季節,但馮勝沒有理睬這些,還是下令大軍上路,結果竟然大量士兵被凍餓導致傷病。

尤其那些因此喪命於途中的士兵,沒有死在沙場的刀光血影中,卻遺憾地倒在了凱旋的歸途,世間所哀莫過於此!

這種不合常理的情形,就是今天看來也令人不禁搖頭:這馮勝也算是一代名將,怎麽利令智昏到了如此地步?

相信不論任何人處在皇帝的地位,也會毫不客氣砍掉此人的腦袋,管你什麽名將不名將,管你之前立下多大戰功,哪怕是親生兒子,也要照宰不誤!不然如何以儆效尤?

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以殘暴嗜殺著稱青史的朱元璋卻表現了真正的寬厚!在馮勝擅自率軍班師來到南京之後,朱元璋只是輕描淡寫地責備了幾句:“你在邊關責任重大呀,現在擅自率軍回京,邊防一旦有事,誰能在那裏及時決斷?”

馮勝還能辯解什麽?只得頓首謝罪。朱元璋卻就此作罷,以馮勝以前戰功卓著為由,不再追究此事。

看來,朱元璋嗜殺,也要看啥時殺啥人,至少現在的朱元璋還是寬厚的讓人意外。

不過,到了真正論功行賞之時,朱元璋還是不輕不重給了馮勝一記耳光,公開告示群臣:“右副將軍都督同知馮宗異,澤州之役,與平章楊璟妄分,彼此失陷士卒。及代大將軍總制大軍,時當隆寒,擅自班師,致士卒凍餒,不在賞列。”

萬裏班師為爭功,爭到頭來一場空,不該伸手卻伸手,只給後人敲警鐘。

大概由於馮勝的地位非常人可比,畢竟是位居徐達之下的軍中第二號人物,朱元璋還是格外給了“面子”,在宣布馮勝功過相抵的同時,又附帶賞了點小錢:“念其初與大將軍平定山東、河南、陜西諸郡,量與白金二百兩,文幣十五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