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首征沙漠最後一戰:大漠深處的喪鐘(第2/4頁)

不過,仔細想來,這還是應該屬於“貓哭耗子”那種哭法,朱元璋肯定“惻然”不到哪兒去。

為什麽認定是朱元璋先得到的報喪呢?很簡單:遣使吊孝總要趕上人家的喪禮,總不能滅掉人家的全家之後再派使者前去吊喪吧?

幾乎與此同時,李文忠也終於出兵應昌了,離開開平不足百裏,碰巧截住了元廷派往各處的報喪人,這天已經是五月十三日了,李文忠立即改變了自己謹慎進兵的作戰方略,親自率領一支輕騎,利箭一般直插大漠深處!

這肯定不是前去奔喪,因為此時距元帝辭世已二十多天,元帝喪禮論說應該已經結束了。

107

開平至應昌之路。

路途不遠,全軍推進穩步不會超過七天,頭疼的是如何順利通過幾百裏沙漠。

至於沙漠盡頭的那片綠洲——答兒海子——也就是應昌有什麽預想不到的強敵?現在還輪不到考慮那一節,致使李文忠猶豫不前的原因還是橫穿大漠。

沙漠作戰,雖然無經驗可以借鑒,但李文忠從眾多戰俘口中也大致了解沙漠中的管中一斑:舉目一片黃澄澄,綠色不見,水汽不見,連活物也難得一見!

無水、無糧、無人煙,只要見到人影就極有可能會是敵人。另外,沙漠地形常變,任何主帥都無法根據已知的沙堆地形做出預測敵人會出現在哪裏,敵人若一擊而遁,大風一起,連追蹤都不可能!

能在沙漠中辨別方向也不容易,晴天還好說,若是遇到陰雨天氣,沒有人能分辨東西南北,興許急行軍一天又回到了出發地,所以,準備完善之外還要尋找到可靠的當地向導。

終於,李文忠把一切準備妥當,最起碼能有半數大軍能夠出動北進了,李文忠親任前鋒,率五萬大軍開始進入沙漠。

誰知剛剛眼中不見綠色,警戒遊騎便捉到了兩名元軍報喪使者,戰地審訊之後才得知:元帝已經喪命二十多天!

這還等待什麽?李文忠立即集中了所部一萬精騎以及半數向導,全部輕裝,將令極為簡略和明確:不到應昌不準下馬!

一萬鐵騎,就此奔馳在茫茫黃沙之中,所幸出動之日是經過當地向導精心選擇推薦,並未刮起大風,大軍得以馬不停蹄一直前進,就連戰馬進食飲水也是人不下鞍韉,渴了鞍後有水囊,餓了懷中有肉幹,困了也就馬鞍上打個盹。

疾行兩天之後,遭遇到了北元軍隊正在組建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唯一的一道防線,李文忠根本不再猶豫什麽,將令更簡單!三個字——沖過去!

愛猷識裏達臘——元昭宗倉促之間湊合的雜牌軍啥時經見過這等陣勢?只見一陣狂飆席地卷來,茫茫黃沙遮蔽半拉天空,戰鼓如雷,馬嘶如泣,再加上萬人齊聲呐喊,那動靜幾乎嚇死駱駝!

元軍主將也曾緊急下令吹響迎敵號角,只可惜,號角悠揚之際,卻是為明軍增長了氣勢,來襲明軍根本不理睬元軍三三兩兩射出的亂箭,只是見人就是一陣劈殺,沖在最前面的就是一軍主帥李文忠!

遭遇戰短促而又激烈!這種氣勢,沒人敢於當真抵擋,眼看著明軍猶如一陣旋風狂亂掃過,背後留下一片血肉狼藉,不一會,風沙卷來,掩蓋了這令蒙古人目瞪口呆而又心悸發慌的一切。

北元將士恍若一夢,若不是身邊尚有負傷慘叫的戰友,簡直要懷疑:剛才經歷是否都是真實?

帶隊將領們不知所措了:是回頭追擊?還是權當什麽也沒發生繼續布置“防線”固守?

追擊?追上去幹嘛?去著急送死?布置防禦?防誰?

各部不約而同,采取了最省事的舉措:就地紮營設帳,管他人頭打出狗腦子來,先埋鍋做飯混飽肚皮再說!

其實這這措施極對頭!並不是什麽坐以待“斃”,而是地道的坐以待“活“,“坐以”不久便“待”來了真正的明軍主力,於是,大家合理的扔掉武器進入了“戰俘營”。

大明北伐主帥李文忠:此刻應昌在望,剛剛走出沙漠的明軍將士哪裏還顧得上整頓軍容?一個個泥人出土一般撲向了應昌,按照李文忠路途之中所傳下將令,一萬精騎全部散開,猶如洪水蔓延從兩翼迂回並進,直到大軍合攏,應昌已經被團團圍住了!

這天是五月十六日,應昌並沒有什麽城防,明軍合圍之後,李文忠率先帶隊突入,沒有遇到什麽能稱為“抵抗”的戰鬥,應昌已經成了一灘稀泥。

不過,即便李文忠如此迅雷不及掩耳,還是沒能真正達到目的,自古有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新任皇帝愛猷識裏達臘雖然發動應昌所有人力去建立了一道沙漠防線,還是感覺心裏不踏實,一直全神貫注於北方,當發覺煙塵揚起之時,便機靈攜帶數十騎奔出了應昌,成了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