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2/2頁)

不過韓岡並不會計較這麽多,李癩子恨自己毀了他的家業,若是對自己感恩戴德反而不合常理,就由他去吧,反正他也做不出什麽。而李小六是個聰明伶俐又肯吃苦的小子,看得出來並不是跟其父一條心,倒是可以栽培一下。

洗漱打理了一番,韓幹帶著李小六下了樓去。李小六早早地就已經在廚房吃過了,端到韓岡面前的早餐,是西北有名的羊肉泡饃——雖然如今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稱為羊羹,但實質上千年前後卻都是一樣的東西,也就加進去的調味料的種類要少上了點。

擺在韓岡面前的大海碗可以做臉盆用,裝得滿滿的羊羹全吃下去足以把人撐死。這樣多的分量是因為如今普通人家都是一日兩餐,吃完這頓,要抵上一天的餓。而韓岡習慣於一日三餐,即便人在旅途,也要在中午時分,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也因如此,一海碗的羊羹韓岡勉強吃了大半便放下了筷子。

驛丞這時小心殷勤地走了上來。他手上捧來的簿冊與後世旅館登記沒有區別。韓岡憑著秦鳳經略司開出來的驛券,在七裏坪驛站吃喝了一夜,這些吃的用的,都需要他簽名畫押來確認,以作為驛站年終審計時的憑證。

其實從制度上來看,宋代的官僚體系已經十分完備,文官治國代表著卷帙浩繁的公文地獄,任何牽連到官方的事務,都要留下字據憑證。

韓岡提筆在簿子上簽名畫押,隨手向前翻了兩頁,除了劉仲武,沒有見到什麽熟人的名諱。畢竟還沒有過完年,等過兩日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後,走上這條路的秦州官員便會絡繹不絕起來。

韓岡吃完便繼續上路,昨日騎來的馬已經給換了兩匹新的,都是在驛館中修養了三五日腳力的良馬,能支撐著韓岡主仆二人繼續奔行。

穿梭於山巒之間,一日之後,胯下的坐騎已經汗流浹背,土黃色的皮毛被汗水浸透成了深黃。擡眼前路,陳倉山已遙遙在望。千多年前,劉邦自漢中出兵,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重新開始爭奪天下的地方,便是位於陳倉山下。而韓岡第二程的目的地——寶雞【今寶雞市】,也是位於此處。

此地已是鳳翔。

韓岡進京須路過鳳翔,他的舅舅李簡便在鳳翔府軍中擔任都頭。只是鳳翔府的府治天興縣【今鳳翔】,位於渭水支流的雍水上遊,離渭水有百裏之遙,而他舅舅位於鳳翔府北界的駐地隔得更遠。韓岡雖是途徑鳳翔,也便沒有必要特地繞過去打招呼。

早上走得遲了,當韓岡抵達寶雞的時候,天色已晚。夕陽早早便沒入西方群山之後。擡頭上望,金星正在天邊閃爍。狠狠又給了坐騎一鞭,再遲上片刻,城門一關,主仆二人就要在城外找地方住了。

駿馬奔馳,遠遠地望著寶雞西門處,一條入城的隊伍正排在門前,韓岡心中松了一口氣,好歹是趕上了。走得近了,又看見在隊伍中一個高大漢子正牽著匹棗紅色的駿馬,排著隊等著入城。

韓岡在馬上哈哈大笑,那不是劉仲武,又會是誰?!

“子文兄,當真是巧啊!”韓岡遠遠地叫著,他直接道著劉仲武的表字,對劉仲武的稱呼,越發地顯得親熱。

韓岡帶著一點惡作劇的心理,看著回過頭來的劉仲武掛下了一張臉。韓岡不理他的臉色有多難看,上前拉著他,也不去排隊,憑著手上的公文直接進了寶雞縣城。

在城中的驛館裏住下,韓岡又扯著劉仲武到外廳喝酒。他有驛券在身,照規矩在沿途驛站都有一天三百文的飲食標準,昨日和今日他拖著劉仲武喝酒,計算著數目,也都正卡在標準上。

殷勤地給劉仲武倒上一杯鳳翔府的名酒橐泉,清冽的酒漿在杯中搖晃,韓岡問著:“子文兄即是要同去京城,今早為何先走了,不與韓某一路?”

“小人見官人睡得正好,不敢打擾。”

韓岡臉色突地冷下來,微微眯起的雙眼盯住劉仲武,盯得他視線左晃右晃,不敢與自己對上,方才輕聲說道:“舊日的一點小事,韓某早已忘卻。而向鈐轄為人寬厚,也不會計較什麽。難道子文兄還要放在心上不成?”

韓岡說話直截了當,反讓劉仲武不知該如何回話。

幾次接觸下來,劉仲武的性格韓岡心中也有了點底。沉著穩重的性子,讓他受到了向寶的青睞,帶兵出征也不用擔心他輕敵冒進。但這樣的性格,遇到不按理出牌的對手,便會束手束腳起來。

劉仲武無話可說,只能低頭喝酒。韓岡忽地又哈哈笑了兩聲,打破了尷尬的沉默,“說笑罷了。韓某知劉兄是心急著上京做官,才走得匆忙。不提此事,來,喝酒,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