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2/2頁)

高遵裕原本的榮州刺史,因為尚有西上閣門使的寄祿官在,所以僅是遙郡官,但他現在作為本官的西上閣門使被落職,那改封的正五品岷州刺史便成為了他新的寄祿官,也就是計算品級和俸祿的本官。

“西上閣門使是橫班倒數第二級,現在他跳到正任刺史上,一下跳了五六級啊!”中年人為高遵裕加官晉爵的速度感慨著。

小使臣,大使臣,宮苑諸使,橫班,然後才是正任官,這是武將的本官官階的遷轉順序。高遵裕原本站在橫班的倒數第二階上,地位已經很高了,還在當年在秦鳳路任職的向寶之上。但已經身處如此高位,竟然還能一跳五六級,未免太驚人了一點。

“……多半還是靠了太後……”年輕官人消息靈通得仿佛能知道東京城的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聽說前些日子因為市易法的事,官家頂撞了一下太後,現在回過頭來就是給高遵裕加了正任刺史。”

中年搖了搖頭,宮廷之事能不說就不說,雖然此處可算是私密,但畢竟還是公開場合,說不定隔墻有耳。

“高遵裕都成了正任官……那韓岡呢?抗旨矯詔的事都做下來,硬是保了河州半個月,不至於壞了河湟大局。現在應當少不了他的賞賜吧……”

“賞賜是有,從太子中允升到了國子監博士——只是若是他能有出身,那就是太常博士了——種菜園的韓岡之父,也得到了加官,說是指揮屯田有力。不過詔書中還命韓岡隨著王韶上京詣闕,但卻給他給堆了。”

中年聽到最後一句卻是皺眉不解:“該不會抗旨抗上了癮……”

“韓岡是要去秦州參加舉試,早就上請鎖廳了,現在沒時間上京。”

“這話說的,面見天子說不定能給賜個進士頭銜。”中年人半開玩笑,從他輕松的口氣看,也是不當真的。

年輕官人卻一下當了真,頓時就變得嚴肅起來:“就算宰相的親弟弟,要想被賜進士出身,好歹也要有幾十卷的文章,韓岡有什麽?沙盤、軍棋、醫藥、還有爭戰、轉運,這功勞算算倒是不少,但哪個能配上進士的?……進士科為國掄才,講究的是一個‘文’字。就算天子要賜他進士,也得先過了禦史一關,還得要學士院那裏不封駁。”

中年人為著年輕官人的激動又笑了。不過他說的也有道理,王安國靠了五十卷文章得到一個進士頭銜,私下裏都沒少人說怪話。韓岡一卷文章都沒有,憑什麽生受一個進士,有功勞,賜錢、賜物、加官便是,金榜題名的光榮,的確是拓邊蠻荒所不能比的,更不能代換。

年輕人道:“韓岡三年忠勤王事,從布衣而入朝官,這是他應得的。可狄斑兒去了一趟廣南回來,也沒聽說天子因為他平了儂智高之亂,給他一個進士出身。韓岡又如何夠資格?”

“所以韓玉昆沒有來京城,直接鎖廳,準備八月去秦州。”中年人說著,“秦鳳路中有心考進士的官員也沒幾個,韓岡本身還是有些才學,聽說他當初入官時,在流內銓被人使了絆子,但考的墨義十道卻全都對了……好歹一個貢生總能考到。”

“他能得王韶薦,自然也是有才學的。但這三年來,他又有多少時間攻讀詩書經傳?無暇讀書,又豈能中上一個進士?!”年輕官人卻把左手拇指中指一圈,其余三指一翹,擺出了蘭花指的樣兒。“若是進士這般好中,陜西諸路能一科才出那麽兩三個?”

“這話還是不要說了,說不定韓岡今科就能成為一個進士。”

“那就要看他的運氣了。”年輕人不屑地笑著。

“是運氣和耐心。”中年人為之更正,“韓岡的表現我看過幾次,在年輕人中,的確是難得一見。”

年輕人又變得不服氣了,“那就看看今次韓岡是否真的有運氣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