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2/2頁)

陜西緣邊,不知有多少人與橫山蕃部有仇,西夏的步兵主力步跋子,就是橫山蕃人所組成。上百年來,隨黨項騎兵攻入宋境燒殺搶掠從來都少不了他們一份。

除了一些熟蕃,剩下剛剛降伏的橫山蕃,死光了才好——抱著這樣想法的西軍將校,其實是主流。在朝堂上,雖然不好明說,可私下裏認同的人也不少。

一路走到政事堂前,王珪駐足,韓岡也隨之停了下來。“王舜臣在這個時候被人揭出來舊年謊報軍功之事,想必並不是對天子一片忠心,而是看上了他的位子。”

“相公說得是,不過也是王舜臣行事不謹的緣故,否則就是有人看上他的身份,也沒辦法用這個理由,去奪王舜臣的職位。”

韓岡說是這麽說,但對他而言,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乃至郭逵相助到底是不是巧合並不重要。就是給郭逵算計一下也無所謂。還沒有晉身兩府的官員,能讓一名執政小心翼翼地進行利益交換,不敢唐突冒犯,也足可以感到自豪了。

韓岡雖然不至於如此,但不論郭逵到底是事前還是事後得知此事,沒將王舜臣一棒子打死,還主動在崇政殿中幫了忙,這份人情,韓岡領了。

已經到了政事堂外,韓岡向王珪行了禮,便轉身往群牧司的衙署中去。

王珪最後看向韓岡的背影,掩飾不住的疑惑終於露了出來。

趕在開戰前揭開三年前的舊事,整件事可以算是陷害了。天子不會不知道,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奪取王舜臣的先鋒之位。但謊報戰功是欺君,問斬都是可以的,天子也不會麽有那麽好的心情去體諒王舜臣。

其他人的反應,合乎情理。但韓岡的態度很是讓王珪納悶,很明顯對王舜臣被被奪職而樂見其成。要說是因為自己無法參與其中,而故意杯葛對西夏的戰爭,這一點都不像韓岡的為人,而且一旦攻取興靈,被擋住立功機會的王舜臣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最後兩人很可能會反目成仇。韓岡也不會這麽蠢。

那他為何會有這樣態度?

王珪臉色突然變了,他想到了一個可能。是韓岡一直以來都在說的,他不看好一舉攻取興靈的計劃。

從韓岡的本人對兵事的經驗和能力上看,他說得多半是實話。

王珪的心有了一絲動搖,當他立刻就穩定了下來。寶都押進去了,現在哪有改弦易轍的余地,還不如堅持到底。

……

傍晚的時候,韓岡從衙門中回來了。心裏裝著好幾件大事,但他的身份讓他不便去拜訪郭逵。

涉及利益交換如此私密的要事,除非是兒子、兄弟這樣的血親,或是跟隨身邊幾十年的親信幕僚,否則誰敢將自家的把柄交到他人手中。韓岡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底蘊可以說還是差了一點。

外面又開始下雪了,瑞雪兆豐年,明年是個好年。但韓岡的心情還是郁郁。

王旖看出了韓岡心中藏著事,沒有怎麽猶豫,很直接地就問道:“官人,怎麽從衙門裏回來後,就變得這般模樣。是不是上殿時,出了什麽事。”

韓岡說道:“今天均國公和淑壽公主種痘,官家把王禹玉和我都召了去。”

“……天子怎麽把士大夫當成了醫工一流。”

“有王禹玉作陪,算不得什麽大事,還是用著為夫的手段救人,為夫也沒覺得丟臉。”

“是不是均國公有什麽地方不合意?”王旖只剩下這個可能了。

韓岡搖搖頭。今天趙傭是第一次出現在外臣的面前,雖不知道他有沒有機會成為下一位天子,但表現還是不錯的。

“不是這件事。”韓岡也不賣關子了,將王舜臣的事向家裏面的人都說了一通。

原來如此,王旖算是明白了。對此也不驚訝,這是常有的事。而敗了丈夫心情的原因,肯定不是這一樁。

就聽韓岡繼續道:“原來此戰取勝還有個六七成,運氣好點,甚至八九成的把握。但現在看來,肯定要打對折了。”

還沒開戰就開始爭權奪利,韓岡越發的不看好這一次的戰爭。不過以現在西軍的實力,翻盤的機會依然存在,而且就是敗,也不會敗得太慘。這一點讓韓岡心中感到幾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