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2/2頁)

“麟州?!”折可適失聲。之前還往沙漠裏逃去,現在就又到了麟州,追在他們身後的自家精銳肯定是被他們在半路上甩掉了,“跑得還真是快!”

“以遵正【折可適字】你的看法,這夥賊寇的規模有多大?下一個目標會是哪裏?”韓岡問道。

“規模很好推算,戰馬千匹,但人數只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間,跟契丹騎兵一人三馬的情況很相像,而如今的鐵鷂子,因為連年向遼國進貢,已經只能勉強配起一人雙馬了。只是他們下一個目標……”折可適苦惱地搖搖頭,“這還真是猜不到,是牽制河東兵馬,還是想引開經略的注意力,都是有可能的,也都能解釋得通。不過……”

“不過什麽?”韓岡追問。

折可適遲疑著,吞吞吐吐地說道:“只是末將覺得,關於這夥賊寇的來歷,其實還有一種可能,能夠說得通。”

“遵正也覺得他們可能是阻蔔人?”韓岡漫不經意地問道。

“經略你……”折可適這一次真的驚得跳了起來,瞠目結舌,“怎麽……”

韓岡微微一笑,示意折可適做下,“這還要多謝遵正你,要不是你說賊人用了西夏的箭矢,卻沒有為馬蹄鑲上蹄鐵,我也想不到這一夥賊寇,竟然可能是草原上的阻蔔人。”

太原府經略安撫使司衙門裏的白虎節堂中,有著河東路最為精細的沙盤和輿圖。河東周邊勢力在上面都有標注,其中也沒有漏下西北方的阻蔔。更重要的是京城中關於怎麽對付遼人,由天子主持的軍棋推演已經進行過不知多少次,而動搖遼國的根基,從遼國的外藩身上入手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手段,高麗、女直、阻蔔是最常出現的字眼。

折家直面遼國和西夏,心神全被這兩個龐然大物所侵占,很難讓他們的思維發散出去,折可適能夠大膽猜測,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而韓岡這般從京城出來的顯宦,多次在武英殿上參觀天子的軍棋推演。當他得到了折可適帶來的詳細情報,就像是被拼上了最後一塊碎片的拼圖,卻不用太多猜測,就推斷出賊人最有可能的身份來。

“擁有西夏的箭矢,卻沒有西夏、契丹已經流傳開來的蹄鐵。殺戮劫掠的風格與契丹人迥異。還喜歡用夜襲。這是我們所知道的這群賊寇的幾條特征。”韓岡向折可適和黃裳解釋自己的思路,“由此來推斷一下。他們所擁有的西夏箭矢,肯定來自於西賊的武庫。沒有蹄鐵,那就不會是鐵鷂子、皮室軍,而他們在村寨中犯下的罪行,也確認了這一點。”

“至於夜襲,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隱瞞身份是一樁,為了減少傷亡同樣也是一樁,沒辦法確定。將之丟到一邊。只考慮前面幾點,那麽答案就很簡單了。臨近西夏的部族,又有足夠的實力幫助西夏,就只有阻蔔。遵正,我說得可有錯?”

“經略說得正是。”折可適不知道韓岡一言即中的緣由,投向他的視線裏平添了幾分敬畏:“阻蔔人受契丹所困,鐵器絕少,箭矢甚至多用骨箭。出兵協助西賊,肯定從西賊武庫中得到了許多兵器,故而箭矢皆是出自西賊。此外,他們援助西賊,必是先得到了契丹的命令,至少是首肯。沒有西賊提供的好處,阻蔔不會赤膊上陣,沒有契丹……耶律乙辛的允許,他們也不敢南下援助西夏。”

“嗯,沒錯。”韓岡點點頭,“正是這個道理。”

“以末將之見,阻蔔南下的兵力當不會少,太少了,未免就太丟大遼尚父的臉。”折可適語帶諷刺,“不過太多也不至於,一來西賊養不起,二來阻蔔人也沒那麽大的實力。”

韓岡完全認同折可適的判斷,將種的綽號並不是白叫的。他沉吟著:“由此看來,阻蔔至少五千,應當不會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