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二)(第2/2頁)

韓岡笑了起來:“看來相公和參政比韓岡更適合去主編《本草綱目》。”

“在玉昆面前說醫書,那可是貽笑方家。”王珪搖搖頭,不開玩笑,“玉昆,你說的龍骨又有何意?”

韓岡收笑容,正色道:“龍骨生河東,隱於山谷溪澗之下。出產稀少。所以世間所用龍骨多是從各處地下隨意挖出來的,極少有河東珍品。近日韓岡編纂《本草綱目》,要檢視藥材,另外也有幾張驗方須用到龍骨,所以讓人從城中的藥房搜集了一批來……”

……

“歷代《本草》中所說的龍骨,都是誤以為是死龍的骨骸,但其實乃是獸類的骨骼,埋入土中多年後化石而成。龍身似蛇,四足五爪,而掘出來龍骨,腰肋乃至腿骨,拼接起來後,大者形似犀象,小者也似野獸,並非龍形。”

蘇頌似是跑了題,趙頊耐著性子聽著他說。

“不過藥名之誤,也沒必要多計較,只要有功效便可入藥。如今的龍骨若是用河東正品,一劑少不得也要兩三百文,所以東京城中的藥方裏面,多有用他處龍骨冒充河東之物。效果也不算太差。前日編修局中搜檢天下藥材,便傳話讓各個藥鋪裏的龍骨按著產地不同都找了幾份樣品來合藥……”

蘇頌停了一下,見趙頊雖皺著眉,但還是聽得神情專注,安心下來繼續道,“但臣與韓岡使人將不同地方的龍骨找來,大多與河東相差仿佛,可只有一個地方出產的龍骨卻不對。”

“怎麽不對?”趙頊有幾分不耐煩,“難道是龍骨上生了字?”

“的確生了字,且那裏的龍骨,質地有別,種類亦有別。並非是犀象之種,乃是龜鱉甲殼,以及牛的肩胛骨。”

……

“鱉甲,牛骨?”王珪和蔡確聽到這裏,已經隱隱抓到了一點頭緒。

韓岡微笑:“殷人尚鬼神,重占蔔,每欲出戰,非蔔勝不出。敢問相公和參政,殷人是怎麽占蔔的?”

“似乎是拿龜殼或是牛骨放在火上烤,看裂紋。蔔者,灼剝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縱橫。”這是《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王珪論才學也不稍遜與人,倒是一口就背出來了。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蔔筮者尚其占。’夏易曰《連山》,殷易曰《歸藏》。文王衍八卦,另得《周易》,雖有自出機杼的成分,但也不可能與《連山》、《歸藏》有著截然之別。殷人的占蔔之法,必然是在《歸藏》中。”韓岡悠悠然地問道,“敢問相公、參政,在占蔔之後,殷人又是如何做的?”

……

“刻蔔辭於其上以記之……”趙頊霍然而站,指著蘇頌,嘴唇直在發抖。“難……難道……”

“陛下可知那堆龍骨出於何處?”終於解開了謎底,蘇頌像個真正的老師一般問著趙頊。

“不是河東……”趙頊的聲音幹澀,對蘇頌和他身後的韓岡的用意,已經一清二楚,“是亳殷,還是商人建都的其他去處?”

趙頊的臉色陰陰泛青,為了一爭是非,竟然掘了商都?他倒不懷疑韓岡會作假,但同樣的,他也不會相信事情真有蘇頌說得那麽巧。

天子的態度,蘇頌並不在意,很平靜地回答:“在相州,安陽。”

……

“相州!安陽!洹水之南!”韓岡平和冷澈的聲音在政事堂中回響,“……殷墟!”

蔡確和王珪都定定地望著韓岡,臉上陰晴不定,都是沒想到韓岡竟然還有這一手。

不過真偽尚不得而知,誰知道是不是韓岡讓人偽造出來做證據的。這樣的例子過去實在太多,別的不說,《尚書》的今古文之爭,就是在爭一個孰真孰偽。

一名陪侍在側的中書門下的官員出聲反駁:“端明,盤庚五遷,治於亳殷,殷墟當是在亳州。”

“章邯降楚,盟於‘洹水南,殷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