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中)(第3/3頁)

“暫時別指望,鏡片一時還出不來。”韓岡收斂起臉上的笑容,有些頭痛地說著。

可能是原材料的問題,隴西的玻璃作坊已經燒了幾十爐出來。白玻璃的確有了,杯碗盤盞、花瓶燈具,也都一一試制,弄成平板形狀在技術上也成功了。但用平板玻璃磨制透鏡,卻始終沒辦法成功。不是碎了,就是花了。

馮從義寫信來向韓岡討主意,可韓岡也沒辦法,只能回信讓馮從義先去拿著平板玻璃做鏡子。賺到錢後,吸引其他商人一並投入進來,到時候,也能讓所有人進行技術攻關。韓岡並不在乎技術流失,通過競爭,促進生產技術的進步才是他的目標。

但話說回來,當行會規模到了一定程度,就算外人想擠進來,也必須向先行者低頭,如今棉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江南也開始種植棉花,尤其是長江口一帶的通州、泰州、蘇州新近淤積出來的荒地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人在那裏開辟荒地種植棉花,只是江南出產的棉布想要在京城中販賣,卻被棉行以行規給約束住,從運輸到販售不得不接受棉行的控制。要不然,棉行祭起降價的殺手鐧,還沒有形成規模的江南棉布,很快就會支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