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2/2頁)

韓家的豪富如今也不能算是秘密,幸好自己有個藥王弟子的身份可以壓得住陣腳;順豐行眼下只做批發,不做零售,僅在小部分人中有名;而韓家的根據地更是遠居邊陲,隔得遠了,只憑傳言而不是親眼所見,招來的嫉妒也就不會太多。

但為了以防萬一,韓岡還是早早地就將手上的技術擴散出去。逐步擴張、乃至更名的雍秦商會,就是依附在各項新產業和新技術的基礎上逐漸成長起來的。如今韓家的順豐行在其中,也不過是擁有一個副會首頭銜的普通成員罷了。韓岡要的是影響力,而不是控制權,而且只要他的位置不動搖,會首和副會首並沒有什麽差別。

順豐行的香精眼下的確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在技術擴散之後,這個優勢保持不了幾天,再過幾年,香精作坊的利潤就該是細水長流了。

韓岡說得雖然有道理,但王旖卻難掩心中的隱憂。別的她不知道,但女人購物看重名氣的習慣,她如何能不明白。沒條件的倒也罷了,若是有條件,肯定會去追求那些名牌。

洗面藥,一定要張戴花家的,皮靴,要大鞋任家的,買珍珠,去梁家珠子鋪,染布料,得去余家染店,買香粉,則是少不了要到李家香鋪逛一逛。如今的香精,自然就是要有一個脂硯齋的牌子。

用酒精萃取香料的手段,在韓岡的吩咐下,在韓家的香精作坊成立後的一年內,就向雍秦商會中的所有成員有償公開,收取的技術轉讓費很是低廉,只有百貫而已。

但其他作坊剛創立時,是打著大食香露的牌子,唯有韓家的作坊例外。若是打起大食的招牌,也許能將香精賣到黃金的價格,可是一旦工坊規模擴大,很容易便會被拆穿。

所以從一開始,順豐行轄下的香精工坊就想著自創品牌。而利用酒精對香料進行萃取,這樣的技術從一開始就是獨家的。雖說如今技術已經擴散開來,可品牌的優勢已經建立起來了,後來者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動搖到脂硯齋的地位。

除了玫瑰香精之外,脂硯齋還陸續開發出了百合、木樨、桂花、梔子等不同香型,而且還有利用不同比例混合起來的香水。如今宮中都在用,而教坊司以及小甜水巷中的名妓們更是無不趨之若鶩。有她們引領潮流,自然就在全國範圍內流行開了。

雖然有人仿造——甚至宮中專門制作脂粉的工坊都造出了一模一樣的香水——只是脂硯齋這個牌子的名氣既然打出來了,仿冒品也只能去分食中低端,賣貴了沒人買賬。就是宮裏面的嬪妃,也寧可用脂硯齋出品的香露,對宮中的出產反而不屑一顧。

京城中做香精的利潤有多豐厚,主管家計的王旖,至少跟韓岡一樣一清二楚。每次翻看賬簿,看到家中財富積累的速度,總是免不了要心驚膽戰。太多的金錢是致亂之源,甚至有滅門之禍。

王旖憂心忡忡,但韓岡寬慰了妻子幾句,卻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到心上。

到了第二天,王安石領下了朝廷的詔命,將會接手發掘殷墟的消息終於由驛馬送抵京城。很快就要見到父母,王旖一時間放下了心事,而韓岡也不會再提及。

王安石將不日抵京,這個新聞,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連朝廷公布了對蹴鞠聯賽的處斷結果,也被許多人拋到了腦後。

藉此良機,重新出山的王安石會不會第三次出任宰相,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也是很多人都在擔心的。

在當天的《蹴鞠快報》中,頭版是全文刊載朝廷允許蹴鞠聯賽重啟的詔令,前提是京城中幾座舉行球賽的校場,由齊雲總社負責改造成保證觀眾安全的球場,但王安石東山再起的新聞,卻是穩穩地坐在了第二版上。

韓岡將看完的報紙疊好,嘴角有著莫名的笑意。

《蹴鞠快報》本身,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聯賽的賽報,這世界上又多了一把堪比匕首和投槍的利器。搶占輿論制高點,肯定是日後黨爭中的一個重要手段,未來的朝堂,那是會越來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