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咨明輔(十六)(第2/2頁)

呂嘉問也就這點能耐,怎麽可能突然間冒出什麽神機妙算來?

“就是韓岡來,也只能開內藏庫。”呂嘉問放聲直言。

向皇後哼了一聲,她根本就不信呂嘉問的話,半句都不信。以韓岡水平怎麽可能只會將手往天家的口袋裏伸?都是沒出息的兒子,才會總是惦記家裏面的錢,而不是去外面為家裏賺錢。

她斜睨著呂嘉問,也就這點出息!

呂嘉問對皇後的鄙視,似是毫無所覺,只說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糧,三軍如何能安穩。三軍若不安穩,京城都要動蕩。京師若不穩,將會是天下震蕩。”呂嘉問又道,“運籌為何事,就是錢糧。人、財、物,哪一個都不能缺。”

“難道相公不知道內藏庫中還有多少錢糧,隨口一句就要上千萬貫的來貼補。”向皇後抱怨著,“拿光了內藏庫,天家靠什麽穩定下來?吃穿用度怎麽解決?難道天家的體面就不要了?”

呂嘉問苦口婆心:“殿下,國家安康才算是體面,若百姓皆怨,縱有萬貫億貫,這有什麽用?”

“當年上皇就已經答應了,每年從內藏庫中,拿出六十萬銀絹貼補國用。平常時的犒賞,朝廷拿一部分,內藏庫再拿一部分。現在呢,六十萬銀絹都填不滿你們的胃口。犒賞更是一文都不想出。是不是要欺負我這婦道人家?”

“殿下息怒。此事可以詢之於眾。”呂嘉問有些陰狠地給向皇後出了一個主意。

向皇後沒上當,“想要人人都知道國庫空了嗎?還是想要天下人知道,你只能從吾這個婦道人家手上騙錢的。”

若向皇後當真聽了呂嘉問的意見,到處問怎麽才能不開內藏庫就把賞錢發下去,這太上皇後以後也別出去見群臣了。抱著金庫不能犒賞百官三軍,這是什麽皇後?吝嗇至如此,還能垂簾聽政嗎?

向皇後很憤怒,呂嘉問這根本就不是上奏的態度,完全是要拖人下水,讓人不得不幫他一把。

“殿下息怒,呂嘉問也是一片向國之心,並非有意冒犯。”章惇出來支持他的同僚。

“那章卿你說怎辦?”向皇後問道,“要犒賞的三軍都屬於樞密院來掌握,不知章卿有何高見?”

章惇自己站出來後,皇後的火力就轉移到了他和韓岡身上,呂嘉問也不需要自己再為他保駕護航。

“臣亦無法。縱有,也趕不及秋稅,更趕不及轉眼就要散發的賞賜,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

說來說去,還不是你們這些宰執無能。向皇後抱怨著,但她還是沒有將話說出口。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也不可能當著宰執們的面,去罵他們無能。這點面子還是要給韓絳、蔡確留下的。

只是等她聽到,呂嘉問打算怎麽鑄錢,終於是忍不住了,“鑄造各色錢幣,防人盜鑄,同時維系幣值不跌,這些是吾早前聽韓樞密說過的。根本是一模一樣。不知呂卿除此策之外,還有沒有自己想的辦法?”

呂嘉問知道皇後會生氣,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不管怎麽做,他都會在朝堂上與人對立起來。當著皇後的面提起前任的策略,不論是最後的結果如何,都是會惹怒皇後維護舊臣的心思。

“當然一樣,本來就是韓樞密想要用的計劃。”呂嘉問並不遮掩,“嘉問愚魯,三軍犒賞只能想到內藏庫。不過鑄錢之事,嘉問考慮了很久,拾遺補闕,總算是有些眉目了。”

拾遺補闕在哪裏?向皇後都不想生氣了,早一點將眼前的事給解決掉,就能早一點結束今天的議事。

“就這麽辦好了。”她沒什麽力氣地擺了一下手。

她已經不想再聽呂嘉問說下去了,都是拾人牙慧,剽掇他人見識,可現在的問題,不是替人抱不平,而是將這些肯定行之有效的方略,早點在京城中施行,那樣的話,困擾自己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麽,也就不用看太多呂嘉問的一張臉。

另外還有一件事,既然呂嘉問用了韓岡的策略,她就可以找韓岡入覲,備咨詢,正好用在這個時候。

如此定下來的策略,向皇後她才能覺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