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2/3頁)

尤其是《肘後備要》,韓岡這一段的業余時間,大半都丟在了這上面。世上人人都希望可以日日風調雨順,年年五谷豐登,但萬一遇到了災害,總得有個應對的方略,韓岡的《肘後備要》便是一本相應的參考書。

他人的筆記,正篇之後就是補,補之後又有續,續篇不會重復前面的內容。而韓岡的《肘後備要》,如今是第三版。每一版都會在繼承前文的基礎上,修改之前錯誤的部分,然後添加一部分內容。

現如今韓岡正在編纂的《肘後備要》第三版,已不再局限於災害時的應對,而是分作三篇,有日常疾病的急救和廉價藥方,有災害時的逃生與救助,現在又加上了救荒本草一篇,教導人們在災荒時怎麽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和清潔的飲水。

這已經不是韓岡一人的手筆了,韓岡公器私用,本草綱目編修局中有不少人被他拉了進來。韓岡希望,日後遇到災害,不論是當地的官員,還是百姓,都能因為曾經讀過這部書,或是手邊有這部書作為參考,由此渡過難關。他確信,若哪天有一群人被冰雪困在大圖書館中,《肘後備要》肯定是最後被燒來取暖的,這樣就夠了。

勸誡無用,王旖也只能暗暗嘆息,她明白丈夫是無心、甚至是不屑於此,並且有絕對的把握,不懼任何中傷。可文人用心酷毒之處,那比背後的暗箭還要防不勝防。何況作為妻子,王旖也分外不能容忍有人給丈夫的名聲上抹黑,想到有小人背地裏中傷韓岡,心口就是一陣堵得慌。

一陣晨風吹來,寒氣逼人,韓岡不禁打了個哆嗦。

王旖見狀,忙讓端茶遞水的下人,奉上加了胡椒的熱湯,勸道:“官人,還是先去換了衣服再來。”

韓岡點了點頭。

他剛剛鍛煉過,只穿了一身薄衫。汗水濕透了衣服,肩頭上霧氣蒸騰。方才不覺得,可經一陣寒風,頓時就感到冷了。沒有抗生素的時代,感冒都是件危險的事,韓岡可不打算拿自家的性命冒險。

放了女兒下來,喝了兩口熱湯,他說道:“你們先去前面,為夫換了衣服就來。”

“爹爹呢,今天不上朝吧?”

被韓岡放下來後,金娘扯著韓岡的衣袖,仰頭問道。

韓岡將茶盅遞給下人,笑道:“今天爹爹休沐,都在家,不出門。”

“能陪金娘下棋嗎?”

旁邊的韓鐘立刻就急了:“爹爹該教我們射箭了!”

才八歲的韓家嫡長子,拉著哥哥韓鉦,沖著姐姐嚷嚷:“爹爹上次答應我們的。”

“爹爹也答應過金娘的。”

沒幾個宰輔會在待漏院中等著皇城開門,大多是踩著鼓點抵達,韓岡平常也隨大流。可再怎麽遲,也不會遲過家裏的孩子起床的時間,在韓岡要上朝的日子裏,孩子們往往只有夜裏才能見到父親。自就任參知政事後,韓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就少了許多。

相對於嚴厲的王旖,對家裏孩子的一向寬和的韓岡更被兒女喜歡,韓岡當然很高興這一點,不過吵鬧起來,也讓韓岡感到頭疼不已。

“好好,爹爹上午教大哥、二哥射箭,下午跟金娘下棋。”

韓岡和了幾句稀泥,三個兒女終於不鬧了,不過最後還是王旖重重地一哼管用。

讓王旖帶著孩子先去外間,韓岡回屋後的浴室沐浴更衣。

不論是否休沐,他早上都會在家中的小校場中鍛煉一番,風雨無阻,仿佛武夫一般。尋常士人如此做,不免惹人嘲諷。可到了韓岡這個地位,就是名人的軼事了。甚至還因為他在醫道上的聲望,讓很多士人都開始了晨間的練習,弓術是不用說了,夫子所稱六藝之一,早上起來練五禽戲的文官,京城中不在少數。

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幹爽的衣服,韓岡走出起居的院子,往前面走去。

院中早撒了化雪藥,踩起來沙沙作響。不要等日頭出來,地上的薄冰就已經在融化了。

化雪藥是制鹽產生的苦鹵晾幹後得到的產物。

如今京城中,遇到冰雪天,窮人家跟街上一樣撒點煤渣來防滑。而皇宮和高門顯宦,就用化雪藥。原本根本沒什麽大用的苦鹵,能廢物利用起來,也是來自於韓岡的提議。

如果按照來源和韓岡記憶中的名字,其實應該叫做化雪鹽才是,可如今鹽價極貴,名字傳出去,人們就只盯著鹽了。以鹽灑地,免不了會給人以一種奢侈無度的錯覺。化雪藥這個名字就好一點了,不明白的多問一句,就知道這不過是本要被拋棄的廢物,是韓岡向陶侃學習,將之利用上了。

說起來,這還是王居卿的提議,在枝節問題上,韓岡的心思也沒那麽細膩。

地上的冰開始化了,可枝頭上的冰層依然晶瑩。

此景雖令人賞心悅目,不過景致的背後,卻是明明白白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