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3/3頁)

張因是張載唯一的兒子,張載過世時,他尚未成年,因張載遺愛,故而備受張門弟子的照料。一眾弟子,以韓岡為首,紛紛贈金贈地,使得張因成為橫渠鎮上除了書院之外最大的地主。

而張因成年後,就將自家的土地捐了大半出來,大部分做了書院的學田,小部分則是留作族裏的祭田。只給自己留了百畝,供養老母,供己讀書。

書院中,尋常學生要麽學義理,要麽學治事,張因是兩者並重,一面苦讀張載的著作,一面則學習自然數理方面的知識,對科舉則毫無興趣。

前兩年大考,張因位在前列,山長蘇昞曾興奮地對人說,“釋迦不以羅睺傳,老聃不以子宗傳,孔子不以伯魚傳。氣學一脈,子宗可傳。”

所以在書院中,張因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父親而受到師生們的尊重。

“聽說順豐行的馮東家這一回來,還準備請了張助教一同上京,但張助教又拒絕了。”趙菏輕聲說,滿是羨慕。

“也不是所有人都想上京的。”

曾賢拍拍手,背後有靠山,不愁吃穿,不愁前途,安安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放著這樣的日子不過,上京做什麽?

要是自己有張因的條件,也肯定會留在書院中,去打造那些機器。看著巨大的機械轉動起來的樣子,遠比讀書更有趣。

只可惜啊,曾賢想著,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有張因的條件,未來依然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