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3/3頁)

有多少士人,就是因為讀書不多,而導致見識不足,最後永遠只能仰望黃榜上的名字。又有多少兒童,因為書價太貴,而不得不放棄讀書。

僅僅是經史兩部,歷代流傳下來的傳注、史集,便是數以千卷,普通人家有幾個能買得起那麽多書?官宦人家的子弟,更容易考上進士,並不全是因為父輩的權勢。

而福建之所以文風鼎盛,進士數量始終保持在諸路第一,很大程度上便是福建的印書坊多如牛毛,書籍價格低廉。盡管福建版的圖書以質量低劣、錯訛眾多聞名,但有錯的書總比連書都沒有要好,且為書校對錯漏,也是學習的一種途徑。

現在京城士子們手中的書,很多都是油墨印刷,用手一蹭就模糊了,但比起那些雕版精美、紙質優良的上品書,便宜的不是一分兩分。秦觀雖是官宦人家子弟,可若是在他面前,分別是十文一本和百文一本的書讓他來挑,他肯定會選十文錢的。

朝廷欲讓天下興學,以多策來鼓勵富戶興辦蒙學。據說宰相所規劃的第二個五年,就有蒙學畢業學子達到五十萬的計劃。但空有學堂還是不夠的,學生們日常需要大量的書籍。便宜的書價,便是興學中最重要的一環。

天知道,天下間到底有多少士人會因此感激韓岡所做的一切。甚至現在國子監出版的《科學》期刊,這部備受士林關注和美譽,刊載歷年科舉策論,以及國子監內部考試內容的刊物,也是受了《自然》的刺激,才告問世。

春雨滋潤著大地,室內的油墨味道和淡淡煙氣也仿佛春風,使人不覺沉醉其中。

從書架上熟悉的位置抽出一部書,翻到前一次停下來的位置,回到座位,秦觀開始提筆抄書。

或許斯人此生不得歸鄉,但他說過的話,秦觀依然記得分明,抄書方是讀書。

以斯人謫仙之才,都要兩抄《漢書》,只為科場登第,秦觀又如何會吝惜自己的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