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七)(第3/3頁)

片刻之後,王舜臣終於知道為什麽虎蹲炮也是炮了。

從虎蹲炮中發射的霰彈,盡管不能及遠,按韓岡的說法,只有現在裝備了神機營的燧發槍的一半,但那一蓬蓬伴著火光、硝煙,一並從炮口噴射出的鐵屑、鉛子,把排在炮口前方的一具具木質的人形靶變成了麻皮核桃。

“用在軍陣前,比盾牌還好用。”

出於武將的職業習慣,王舜臣在看到的虎蹲炮發射之後,腦袋裏面就在考慮著怎麽使用這種武器。

在他看來,當敵人的騎兵攻擊步軍陣列時,用散射出去的霰彈,自是比火槍的命中率更高。尤其是契丹騎兵,喜歡在軍陣前一掠而過,如餓狼一般找尋軍陣的破綻,以求一擊致命。有著虎蹲炮護翼的軍陣,就可以像拂塵一樣,輕易地趕走這群擾人的蚊蠅。

聽了王舜臣的描述,韓岡就道,“的確是打算這麽用的,不過要驅逐騎兵,虎蹲炮的發射速度還不夠快,只有最精銳的炮手才能夠符合要求。”

“已經很快了。”王舜臣方才看虎蹲炮的發射表演,一輪一輪地射擊,復裝速度在他看來並不慢,比重弩快多了,更不用說床子弩,“這是最快的火炮了吧?”

“還有一種子母快炮,炮彈、藥包預先裝在子炮中,發射時只要把子炮填進母炮,就能射擊。射擊後,卸下子炮,再換上新的子炮,就又能再一次射擊。更換子炮的速度熟練後可以變得很快,平均起來,野戰炮發射一輪,子母快炮就能發射三輪。”

“肯定有其他的問題吧。”王舜臣很肯定地說道。

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缺陷,子母快炮肯定會壓倒現在這些野戰炮、城防炮,成為神機營中裝備的重點武器。

“當然。”韓岡道,沒有問題,早就定型生產了,“一個是威力不足,第二零件也多了,容易損壞。所以成本高,對軍中裝備不合適。”

“真是可惜。”

“世事不如意,十常八九。魚和熊掌難以兼得。只能從中挑選出缺陷最少,最符合需求的一個。所以這麽多年下來,就只有三四種火炮可以生產、裝備。”

“那火槍呢?”王舜臣問。

“也只有兩種。”韓岡道,“一會兒就可以見識到了。”

已經將火炮都看過,韓岡、王舜臣兩人上了馬,帶著隨行一眾,從試炮場來到了不遠處的一處同樣寬廣的校場。

校場一方,有一支五六百人的隊伍,正排著整齊的隊列,頭頂鋼盔,肩扛長槍,頂著烈日,等待著宰相的檢閱。

這是一個標準的神機營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