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3/3頁)

太後、宰相將天子關押起來了,遼人的確有可能拿此做文章,舉兵南下。但遼人想要南侵,也得看看實力,北界的那一圈塞滿了火炮的寨堡,可不是擺設。

遼人是南下劫掠,不是送死,看到河北始終嚴陣以待,自是不敢自尋死路。

所以家裏可以高枕無憂。這是韓璃和他的堂兄弟們的推斷。但他的父親明顯不這麽想。

“十年內,遼人若不入侵,財計決計支撐不住。”韓宗儒的一對小眼睛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遼國造槍造炮,一切工業都是軍工,完全沒能普惠民間。”

“一是不為,二是不能。不為者,遼主見識不足。不能者,有榷場在,遼人對宋貨又趨之若鶩,本國之物貴且劣,自是無人問津。”

在宋遼兩國徹底放開了邊境交易之後,遼國內部的手工作坊,被來自南方的工業品沖得支離破碎。

為了與大宋進行軍備競賽,遼國也沒有多余的產能能夠用來對抗南方的傾銷。

而且遼國占據了日本之後,還有著大量的白銀、黃金這樣的硬通貨,也沒有收緊柵欄的緊迫性。

但金銀銅是有限的,耶律乙辛也不會忍耐這種吃大虧的貿易太久。什麽時候遼國開始封鎖國內,什麽時候就要開始戰爭了。

而這個時間,在韓宗儒看來,最多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