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七)(第2/3頁)

在場的韓家子侄都瞪大了眼,難得見到一向莊嚴自若的韓縝會有如此的反應。

不過很快他們又都帶著驚訝和敬服的眼神,看向了點破遼人南侵的內情,並預言了馮京的反應的韓宗儒。

韓維也把視線投向兒子,想贊上兩句,卻在看見他癡肥的身材後,又不滿地轉開了視線,只淡淡地點了點頭,“看來是對上了。”

韓縝幸災樂禍地笑著:“韓玉昆這是白費了一番口舌……估計還把軍情漏給了文寬夫。”

“文寬夫老而彌辣,給他咬上一口,可是會痛徹心骨。”

“章惇、韓岡不讓呂惠卿等人入朝,卻招一幹老朽上京。當是以為吾輩人老食少,不會獅子大開口。”韓縝哈哈笑著,放在誰來看,都會認為文彥博、馮京,還包括韓縝、韓維年紀老邁,要為子孫考慮,不會與年紀輕輕的宰相為難,“豈不知文寬夫、馮當世的胃口更大。”

韓維嘆道,“章子厚、韓玉昆,這一次是大錯特錯,豈不知在這廟堂之上,自己退讓一分,對手就會進上兩步。”

韓縝收斂了笑聲,他也只是一時心情激蕩才有了這麽片刻失態之舉,同時一聲嘆“臣子放君,三千年不遇,即使強硬如章韓之輩,這一回也不免心虛。換做你我,也是一般。可惜這一退,就很難再翻過來了。”

韓維道,“接下來,文、馮、章、韓都會派人來了。”

韓縝問道:“當如何做?”

“以我之見,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如此最好。”韓縝點頭,但立刻又補充,“不過若文寬夫還有其他辦法,也不是不能考慮。”

“自是當然。”

韓維、韓縝眼神交匯,會心一笑。他們的立場,即會顧及天下,也要惠及韓家。

韓縝與韓維的一對一答,讓韓璃等韓家子弟心潮起伏。

一邊是文、馮老臣,另一邊則是章、韓新進,中間則是自家父祖,倒向哪邊,哪邊就能獲取最後的勝利。自然,也就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其中韓璃是更加的自豪。他的這個父親,因為體型,因為行為舉止,在家族中一向是被人嘲笑的對象,即使祖父借重父親的才智,也一樣沒有帶來足夠的尊重。

但今天,自家的父親的表現,可是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無關乎體型,無關乎儀態,只因為有著一雙看破迷霧的慧眼。

再看向自己父親時,韓璃的眼神中又多了幾分崇拜。

只是韓宗儒的臉上,一點笑意都沒有,反是在幅度很小地搖著頭。

一點,一點,緩緩的,緩緩地左右搖頭。

……

“兩府之中,也並不是只有章韓二人。過去二人排擠同列,使之只能俯首聽命,若其頹勢一顯,曾、沈之輩,安肯與其共存亡?”

馮京興奮地說著。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章惇、韓岡,非主非王,但他們手中的權柄,卻如同帝王。

所以天下怨艾,同樣集於一身。

畏起權勢者,也必定想要奪其權勢。

只要把指控散播出去,又有多少人會為他們分辯?

當勾連敵國的罪名被世人認定,即使太後回來,也救不了章惇和韓岡。

這一推論,文彥博同樣也得出了。

“韓岡是寒門素戶,根基淺薄。章惇雖出身福建豪族,可惜本身就是支脈,又不肯提拔親族——他連親生兒子都不肯照顧——族、姻兩方,誰肯助他?兩株大樹並立,看著都是枝繁葉茂,可一場狂風下來,哪個能挺過去,就看根子到底是誰更深了。”

馮京臉色稍變。

他自發達之後,也著意為自家營植根基。可惜僅僅一代人的時間,完全比不上文彥博這等自晚唐延續至今的鐘鳴鼎食之家。

但很快,他便釋然。盡管弱點相同,但敵人的弱點被抓住,總比自己的弱點被抓住要強。

章、韓二人炙手可熱十數年,如今天下板蕩之際,卻容不得他們再繼續把持朝政了。

“不過要盡快。”馮京提醒道,“免得他們還有什麽手段,再給人添麻煩。”

文彥博顧盼而笑,“不如今日?”

馮京立刻點頭,“如此最好。”

……

想想怎麽應對就行了。

聽見韓岡如此一說,韓鉦雙眼一亮,“阿爹肯定知道如何應對了吧?!”

打小兒韓鉦就從母親和下人們那裏聽說了自家父親種種豐功偉績,從最早的寒夜軍庫殺三賊開始,韓岡的一樁樁事跡,伴隨著韓鉦一起成長。

在韓鉦心目中,父親就一個無所不能、英明神武的形象。

“把書架上那活頁夾拿下來……對,就是那個。”

韓鉦聽著韓岡的吩咐,從書架上取下一個活頁夾來,裏面只有兩份裝訂好的文稿。

“這是……”

“社論。”韓岡很是愜意地輕晃起搖椅來,“待會兒你去東十字大街,把這一份送過去,跟李特說,明天我要在頭版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