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3/3頁)

如果遼人占了大宋的半壁江山,朝廷不得不將行在搬到江寧、杭州,南方各路會支持朝廷光復舊地嗎?

韓岡不覺得在沒有進行宣傳鼓吹的情況下,能動員起江南百姓的支持。只有南遷的僑居之民,才會鼎力支持,南方的土著只會抱怨朝廷收得稅太多了,抱怨朝廷把他們的子弟送上戰場。這是現實,必須要承認。

而且大宋軍事動員上的水平,也還沒有達到與鐵路及熱兵器戰爭相配合的程度。

也許過去,韓岡對於軍事動員,沒有太深的認識。但現在的韓岡,在中樞做了十年,也曾多次參與和指揮過戰爭。他明白一件事,就是軍事動員,是一件必須要有著精密計劃和計算的學科,不是派吏員下鄉把民夫趕出來就算合格的。

戰爭期間,征發百姓服役,這就是動員,但每一次征發,都會有大量的逃亡,導致同樣多的工作,要壓在人數遠比預計要少的民夫身上,接下來,就是民夫不堪其苦加速逃亡,剩下的民夫接受他們丟下的任務,如此近乎於死循環的過程。那要浪費多少民力?

低劣的動員手段,就像榨油一樣,用簡單的重錘,你可以把油菜籽裏面的油料給擠壓出來,但被榨出來的,最多只是六七成,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弄出來。想要榨出更多的油料,就得換更好的壓榨機。想要將民力用盡,就得對動員手段進行更好的優化。

何況如今的戰爭,不僅僅是民夫,軍隊了,還包括工廠、鐵路等各方面的戰備,必須做到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出更多的實力。

不過韓岡雖然給了否定的答案,卻讓人更加相信他之前的判斷,不管怎麽說,一個能理智地判斷成敗的領導者,比總是宣揚戰無不勝的人,更值得相信。

“玉昆,已經說了很多了。”章惇出來,“總結起來就兩點,一個,向遼國要人要賠償,第二,遼國不幹,我們就打他。”

章惇故意用了輕松的口吻,但沒有人笑,反而因為他的總結,結束了之前的討論,讓氣氛漸漸嚴肅了起來。

因為已經到了最後。

“大家可以表決了。對玉昆的提議,同意,還是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