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3/5頁)

“希文兄,息怒,息怒。”向宗良連忙道,“哪戶人家過日子不磕磕碰碰的?但出了門還是一家人。照我看,兩邊都是精壯漢子,閑下來摔摔打打也尋常,過兩天,踢場球、喝頓酒也就了事了。”

楊從先猶在喘著粗氣,“那些混賬東西,再不敲打一下就翻天了!”

向宗良幫著青州號回護:“青州號的將士,打得遼狗躲在洞裏不敢露頭,真要有什麽紛爭,就是我也不會護著陸戰隊的那些渾小子,有功誇功,沒功,那就墻角蹲著。”

楊從先喝道,“誰管他有功無功,犯了事就輕饒不得!”

“還是有功的好。說實話,會打架也是兩邊都閑得慌。青州號那是已經立下殊勛,一時閑下來休息罷了。但陸戰隊卻是無用武之地,閑著就真的是閑著了,但他們朝廷糧餉沒臉白拿,也是想立功報國的。”

向宗良把話題兜兜轉轉,終於是給兜過來了,他小心翼翼地瞅著楊從先,楊從先的表情則從臉上退得一幹二凈,仿佛沒聽懂,“堯臣兄的意思是?”

向宗良不兜圈子了,單刀直入,“希文兄,聽說你回來後就上表朝廷,請發兵日本,斷北虜財源?”

楊從先臉色瞬息間變了一個樣,這是出內鬼了?尚幸他很快反應過來,“確有此事。圍定日本,封鎖海道,尋機上岸侵攻。北虜能做,我們也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向宗良連連點頭,“對,而且日本終歸是比滄州好對付。”

日本比滄州容易解決,至少在海軍的眼裏,就是這樣的。楊從先也不否認。

遼人如今換了戰術,天天遣人乘海舟泛波滄州,登岸劫掠。楊從先則沒打算去管。就憑滄州海岸的水文,楊從先就不敢派戰艦過去。免得擱淺在潛灘上,幹望著遼人的小舟登陸不說,說不定就出不來了。

那種隔著岸邊兩裏外,就能把船給擱淺的地方,楊從先在他的艦隊裏面,找不到合適的船進去。全都是吃水極深的大型艦船,適合灘多水淺的,只有老式的平底沙船,可惜在講究遠洋航行的海軍中,找不到這種類型。

可能蒸汽引水船還能在那邊跑一跑,不過正是因為用了蒸汽機驅動,楊從先也不能,萬一在海上發生故障呢,要是被遼人趁機奪了去,多少懲罰都抵不過罪名的。

楊從先默認,向宗良低聲問道,“相公可有回話?”

“還沒有。”楊從先偏過頭,打量著向宗良,“堯臣兄意欲如何?”

向宗良表露來意,“希文兄如攻日本,小弟願附驥尾。”

……

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點。

韓岡聽到章惇的話,問道,“子厚兄欲取日本?”

章惇聲色俱厲,“北虜騷擾海疆,登岸劫掠,殘我子民,奪我財富,甚至斷我滄州驛路。是可忍,孰不可忍?!”

都堂議廳,只有韓岡還能保持輕松自如的神色,“岡之意,正與子厚兄相合。”

“哦。”章惇有點吃驚,前段時間,韓岡可是否定了攻奪日本的想法,才幾天過去,怎麽就又變了。

章惇從韓岡的態度上看不出是臨時變卦,還是當真早有此念,不過韓岡既然這麽說,那他就信了又如何?

韓岡能從章惇的反應中看到他的疑惑,之前韓岡的確曾說過不宜擴大戰線。海軍的職責是清除海上的遼國勢力,而不是攻奪日本。但遼人大舉南下,再堅持之前的想法就太不知變通了。

不論是河東和河北,面對遼國舉國之兵,暫時還是以守禦為主,如此一來,不免有損都堂的英明神武,不過一旦從遼國手裏面奪了一塊地皮下來,對都堂來說,就能挽回些許顏面,要是能拿得更多,那都堂的名望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盡管在這過程中,靠海的福建商會能占到大便宜,但韓岡並不介意擴大福建商會的勢力範圍,只要不侵占雍秦商會的勢力。

對手從來都是皇權,韓岡堅持自己的想法,章惇也會明白這一點。

“相公!”張璪提醒道,“現如今的日本,不是兩三萬人就能打得下來的。”

章惇立刻道,“那就增益兵馬,我就不信遼人不出洞。”

而韓岡比章惇還要積極,“夏日將至,台風亦將至。如果當真要攻倭,可不能耽擱一時半刻了。”

……

河東的目標是大同。

折可適不知道都堂是怎麽決定的,但他從熊本話裏話外,都聽到了一絲消息。

似乎有心為朝廷開疆拓土。

但如果只靠河東一地,想達成這個任務,終歸是幻想。

河北禁軍在籍人數為十八萬三千人,總計四百七十七個指揮。其中經過整編,重新登記兵籍的指揮,共六十二個。

也就是說,只有六十二個指揮是確認滿編,而剩下的四百多個指揮,兵員實數與兵籍上的數目有著相當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