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2/6頁)

遼國的大軍清洗了倭國的上層,據說在倭國國都平安京被燒毀後,自倭王以下,倭國朝廷與城俱滅。

地方上的豪族,投降的被集合成軍,去攻打那些不肯降順的孑遺。在倭國子民和土地給遼國的貴胄們瓜分幹凈之前,倭國的官宦、大族就已蕩然無存。到最後,日本三島上,就只剩下說契丹語的貴胄,以及說倭語的奴隸,缺乏中間的聯絡者,使得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個階層根本無法進行正常溝通。在遼人眼中,這些說著稀奇古怪語言的倭人,跟哞哞叫的牛、咩咩叫的羊,一樣都是無法進行交流,因而也就被當成了牛羊來使用。

日本島上多地震,多火山,還有天生的湯池。火山能把大地內芯的礦藏都噴出來,金銀銅之類的貴重金屬礦,在日本島上,可以說遍地都是。不過這些礦山終究是有限的,只有少數遼國貴胄的土地下面,埋藏著這些價值高昂的礦藏,大部分的貴人產業,只有人和地。

地皮沒人會賣,說不準什麽時候就發現了金礦,但發賣名下倭奴,那就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問題。對中國的奴隸貿易在日本島上成了最火熱的貿易。倭人往往整個村子整個村子的被捕捉。年紀大的賣不掉直接就被處死,年輕力壯的送上奴隸船,賣入中國的絲織廠,年紀小的則是被帶走豢養起來。即使不願賣去中國,也可以賣去擁有礦山的同胞那裏,那些貴人名下的人口,大多已經送進了礦山中,只能對外求購新的礦工。

遼人滅倭不及十載,日本島上的人口已經缺乏到了許多耕地因為沒有足夠的人來耕作的地步,最後不得不改造成了養牛馬羊的牧場。而這些牲畜,最後還是會賣去中國商人在日本島上的萬勝州、安東州等幾個大港口中開辦的工廠,被制造成鹹肉幹,賣回到中國。

沒有足夠的可以被訓練、能驅用的人口,也沒有足夠多的守軍。且遼國水師根本無法與中國海軍對抗。遼國艦隊已經被堵在遼東的幾個港口中不敢出頭,全憑借港口上的炮台來保護。如此海軍,如何支援日本?在外海被海軍封鎖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最多也只有少量援軍能偷渡登島,日本島上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日本戰事已不須多慮。章惇也早已將視線放到了更遠的地方。

在兩份捷報上用朱筆各畫了一個押記,表示已閱,章惇拿起隨之同來的另一份請求為一義卒旌表的奏報——上面說此人為救三名同袍而付出了自己的性命——著重寫了優加撫恤四個字。

放下筆,章惇再拿起下一份奏章。

按照預定的計劃,登陸的官軍將在九州島上度過一個冬天,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再繼續向東進攻。爭取在下一個冬天到來之前,將契丹人從日本島上徹底清除幹凈。

不過對九州島的進攻十分順利,官軍受到的損失微乎其微,遠遠低於戰前的預計。可見遼國並沒有提防官軍會在河北河東之外,另辟戰場從日本下手。

但若是在九州島停留上三個月,遼國就能反應過來了。盡管有海軍封鎖高麗和日本之間的海路,但遼國從東京道出發,渡過北海,照樣能夠抵達日本本島。

幾千裏的北海,就憑出征日本的聯合艦隊的幾十艘船,自是封鎖不住。有一個冬天的時間,遼國零打碎敲的還是能夠將幾千上萬的士兵送上島。這樣一來,明年就要面對強大了許多的敵人,說不定就有失敗的可能,至少損失會比現在要大許多。

因而乘勝追擊的提議,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

章惇的面前,就擺了這樣的一份請戰書,以主帥向良的名義,請求都堂同意繼續向東進攻。希望在攻下九州島之後,能夠繼續向東以四國島為跳板,攻向日本本島。先攻下南部的平原地帶,等到來年開春,繼續向北方的北海沿岸進攻。

章惇端起茶盞,在裊裊熱氣中凝神沉思。

向良在請戰書中的說法還是有些道理。日本多山,只有沿海才有平陸。氣候被中部的山脈分割。日本南部的冬天並不算冷,甚至都很少下雪。而平原也大多在南方。以日本南部的氣候狀況,即使是在冬天出兵,也不會影響到官軍的戰鬥力,反而能夠速戰速決,減低對國家財計的消耗。

這一場戰爭,比預期的要順利許多。事前安排的預算,一開始唯恐不夠,戰爭初期,僅僅半年的經費,就一直開列到一千萬貫之多——當年攻打交趾,前後兩年的時間,直接花在戰事上的費用,也才三百萬貫多一點。盡管如今軍中,維持一個士兵的開支,比過去要花掉多一倍的錢,但僅僅是半年的開支就達到一千萬貫,這也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了。

幸而現在看來,東征一役,大概花不掉那麽多錢了,可能能省下兩三百萬貫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