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為什麽一定要戰爭?(第2/3頁)

社會現象往往能夠直接說明一個國家的現狀,不同區域的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規則,李明極度不明白的是笈多王朝的上層是用什麽方法來調教,才會是那些被定義為賤民的群體溫順得有如羔羊,甚至連賤民都覺得一切是那麽的理所當然。

若說所見的社會現象讓李明搞不懂,隨時隨地能夠看到的僧侶,還有能夠隨便亂竄的牛,這兩者在阿三這邊似乎也有著令他搞不懂的地位。

李明所看到的僧侶分為兩種,一種僧侶一看就是極盡奢華,另一種僧侶時刻處於自虐狀態,兩者卻是都能夠得到很高的尊重。

有一次在一座城市停頓,李明因為貴族的身份還被邀請參與一次聚會。

那是一種在露天場所的辯論會,沒有誰是主持人,能夠參與的群體有很明確的階級限定,反正不會出現賤民。參加的人也是千奇百態,有的是準備好所有能夠享受的東西,有的只是幹坐著。他並不懂梵語,是在翻譯的解說下才知道是辯論什麽玩意,由此也知道了阿三對宗教的癡迷,會因為某個神幹什麽能夠講上好幾個晝夜,還誰都無法最終說服誰。

歷史上的諸夏其實也是有在露天舉辦聚會的習慣,只不過是由鄉老來主持,講的是村子當年的年景,通常是與耕種的事情有關,合計該怎麽向官府尋求有利政策,還是一種民間的吃喝文化。一般情況下這種聚會還相當有效,至少基層官府不能無視,能夠起到民間向中樞發聲的作用。

要說李明還有什麽發現的話,那就當屬見識到阿三對黃金的持有量,稍微有點身份的人身上從不缺少各種黃金首飾,就是那些所謂的賤民也會極力收藏黃金。他並不需要刻意地進行計算,光是從看到的黃金普及量而言,能夠看出阿三這邊的持有量真的相當驚人。

李明的這一次“觀光旅遊”是伴隨到達華氏城而抵達終點,將近兩個月的學習讓他會了一些基礎的梵語,對於自己到達地點依然能夠保持良好待遇……也就是有舒適的住所和仆從,真不知道該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

到了華氏城,李明再一次被區別對待,他甚至是被接進了阿三的宮城,被安排在一處環境非常不錯的地方,平時還能夠有限度地逛遊。

華氏城位於恒河下遊,約在今阿三的比哈爾邦巴特那附近。它在《佛國記》被稱呼為巴連弗邑,《大唐西域記》稱呼為波吒厘子。不管是貴霜帝國時期,還是到了阿三獨立時期,它一直都是古代阿三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而它之所有有這樣的底蘊,是因為阿三曾經的“大統一”孔雀王朝的首都就在此處。

李明住進了阿三的宮城,第一個迎來的卻是路上有過多次接觸的卡皮爾·馬裏克。

“我們的接觸會隨著分別而結束。”卡皮爾·馬裏克在克塔克還算一個大人物,到了華氏城就變成無關緊要的小角色。他來找李明只有一個目的,進行最後的嘗試:“我本以為將消息散播出去,長達兩個月的路程會有你們的人來解救,然而並沒有發生。似乎你並不是什麽重要的人,從海上的襲擊在加劇也能夠看得出來。”

“刹帝利是你們的武士階層,對嗎?”李明早發現眼前的這個阿三抱有某種目的,他也有意進行接觸,就是語言不通很難進行二人之外的交流,等待掌握一點梵語才能磕磕絆絆地溝通:“我也是類似你的這種階層。雖然不明白你們的習俗,但是像我這樣的人在大漢並不顯得太過高貴,僅是有符合爵位的特權,但絕不像你們的刹帝利有那麽多的特權。”

“哦,你終於講了一些關於國家的事情。”卡皮爾·馬裏克似乎很喜歡聳著肩旁說話?他攤了攤手:“能告訴我,你們為什麽而來嗎?”,他看到李明無動於衷,繼續聳肩又說:“總是有帶著目的,不是嗎?或許你們所想要的並不需要以兵戎相見的方式。”

李明不太確定自己聽到的是不是自己所理解的,卻是聽出了一些關鍵,比如卡皮爾·馬裏克根本不在乎大漢對笈多王朝造成多少損失,卡皮爾·馬裏克想要的是獲得利益。

“我們是一個富庶的國家,一切是源自於昌盛的貿易。”卡皮爾·馬裏克說到這個多少是感到自傲,後面卻又做出一副像是嘲諷的表情,說道:“你們或許不明白昌盛的海上貿易代表著什麽,那是一旦我們認真起來,會有鋪天蓋地的戰船填滿‘我們的海’,你們絕對無法憑借武力達到所想要的。”

李明完全不知道近期的局勢發展,沉默了有一小會,問:“你知道大漢嗎?”

“當然。”卡皮爾·馬裏克昂起了脖子,驕傲地說:“馬裏克這個姓氏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