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紛至沓來

“後生哪裏人啊?”

“……?”

“不要害怕,老夫今次前來,乃是要謁見大王的。”

“……”

被李茂逮住問話的是三石。

李茂在對待三石的時候,與對待漢軍完全是兩個樣,有多麽的和藹就多麽和藹,還會對周邊的人微笑,只差在腦門上寫下“親民”兩個字。

事實上一直到南北朝之前,士人親自在對待平民的時候從來不會盛氣淩人,一來是覺得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二來是士人真的需要名聲。

很多事例可以表明一點,至少南北朝之前的士人只會和同樣是士人的群體親自懟,相反是無意間被平民冒犯會采取寬松態度,要是哪個士人親自去與平民計較,乃至於是士人親自下場欺負平民,絕對是要被整個士人階層所瞧不起,認為那家夥拉低了士人整體階層的档次。

不是士族階層不欺壓平民,只是士人不親自欺壓,下場欺壓平民的只會是士族的奴仆。

很多時候士族是放縱奴仆去欺負平民,一方面是大概就是表示“我家的狗都比普通人高一等”之類的優越感,另一方面士族不是靠吃土喝水過活,利益方面總是需要有人來動手。要是奴仆搞得民怨太大收不了手,士族還能直接拿奴仆“哢嚓”了平民怨,還能得到個剛正不阿的美名。

“老夫來自樂平(郡),說不準與小後生是同鄉。”

“真的是同鄉。”

“哦?”

“石是上艾(樂平郡的一個縣)人。”

李茂笑得更和藹了,真沒想到隨便逮住一個人就是來自同一個郡。

鄉裏鄉親在很多年代有著很特別的紐帶,來自同一個地方天然上就會有更多的親近感,要是在異地碰上什麽事,同鄉人不互相幫助被傳回家鄉,袖手旁觀的那個人不想被指著脊梁骨罵,基本上就準備搬家吧。

“老夫來關中是要得到王上謁見的。問你些話,小後生可要如實回答。”

“長者有所問,石自然是要如實回答的。”

李茂剛才光顧著和三石搭話,注意周邊的時候卻發現,旁邊的人咋就不能停下來聚過來好好聽,怎麽還在幹活呢?

以李茂和張甘的穿著,擺明的就是高人雅士那一類,出現的時候被圍觀幾乎是必然的事情,表現出親民則是會被圍起來訴苦。並且李茂已經不止一次說過了,他可是能夠謁見今上,難道那些人不是更應該圍過來嗎?

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李茂徹底皺眉,三石竟然也開始繼續幹活,還是那種一邊幹活一邊拿眼看李茂等著問話的模樣。

身為士人,尤其是山門的隱士,更應該有屬於自己的驕傲,搞得李茂都不想再和三石說話,直接走向旁邊一隊巡邏而過的漢軍。

“站住!”

恰好巡邏到這個位置的漢軍並不是剛才那隊人,被李茂喊了一聲是困惑地停了下來。

“為何生民如此害怕?”

“您說啥?”

哪怕是帶著濃烈的地方特色,可語言方面當然是能夠互相聽懂,李三納悶的是李茂說百姓害怕是從哪裏看出來。

一邊幹活一邊湊到旁邊的三石,他還一直等著被問話,畢竟李茂都說能夠得到當今大王的謁見,突然間不被搭理還自個兒郁悶,在李茂怒視漢軍一名什長的空档,說:“俺沒害怕啊?”

“汝生怕停下來,還不是害怕?”

“俺拿了工錢,自然是要幹活的,哪能偷閑停下來?”

三石說得李茂一個愣神。

一直安靜待在一旁的張甘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已經看到工地一片熱火朝天的幹活場景,該片區域也沒有兇神惡煞的監工拿著鞭子等著抽人,人們是真的用極大的熱情在幹活。

“這位軍士有禮了。”張甘對著滿臉不知道發生什麽情況的李三行了一禮,李三卻是避禮又再行禮。他溫和微笑地說:“老夫兩人乃是受招賢而來,可否問軍士一些話?”

李三之所以避開張甘的行禮,是張甘看著就一把歲數,諸夏文明有著尊老的美德,大咧咧生受長者的行禮可是要折壽的。

“老夫從樂平一路走來,入潼關之前所見,隨處有官府大興工程,以此間為甚。何故呀?”

“長者從樂平郡而來?”

“正是。”

“看長者,是山門隱士。大漢驅逐胡虜再建大漢,逢災年而起工程,乃是養民之策。”

張甘與李三來回問答,講的卻不是什麽隱秘,官府不但張貼告示,也有基層官員不斷巡走鄉裏進行昭告,還真的只有躲在深山老林的人才不知情。

從愣神中回過神來的李茂有了新的興趣,他見與張甘對答的軍士有禮有節,軍士的言行舉止不像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卻好奇有知識怎麽看著像是一個連官都不是軍士?

所謂的軍士可不是小兵,就是伍長、什長、隊率這一級別,再往上的屯長就能夠稱之為官。地方官方面,亭父、求盜、亭長、遊徼、有秩,嗇夫和三老也只算是官制中的“士”,像治獄吏等縣衙級別的公職人員就屬於官。這個就是秦漢時期的“士”和“官”的制度,等待以後就是“吏”和“官”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