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為時未晚(第2/3頁)

沒少死人,死的還是家臣部曲,但看過他們惡語相向嗎?沒有的。能看到的就是他們執禮甚恭和互相友好。哪怕是有了什麽沖突,也絕對不是因為中南半島發生的事情,是因為一些朝政有了不同意見。

他們殺來殺去能夠得到那些礦產的所有權嗎?並不能。僅僅是確認了發現方和探勘權,東西還是屬於國家,然後國家確認開發的時候擁有一成的收益。

有權前往草原經營的人都是北方系,他們不會比南方系文雅多少,就是爭奪的東西不一樣罷了。

按理來說,劉彥看到勛貴暗地裏打生打死應該很高興,畢竟要是勛貴好的能穿同一條褲子,對於君王來說才是壞事。

早些時候劉彥雖然沒有多麽高興,可是關於勛貴為了追逐利益暗裏地拼殺,得知之後的第一個念頭並不是制止,是嘴角泛起洞悉一切的笑容。

帝王心術在於平衡,要是能夠做到最大的平衡便是一位明君,國家可能不會多麽好,但也絕對爛不到哪去。

自古以來,越是高層就越是應該爭鬥得血淋淋,哪一天他們不爭鬥了對於百姓來說才是災難。

所以了,劉彥不會去制止勛貴之間的爭鬥,對於他們上報的發現方和爭取探勘權,只要是相關部門通過,就不會去進行幹涉。

劉彥的底線是在本土,他們在外面殺來殺去死多少人無所謂,膽敢在本土搞死一個,會有人拿律法追究到底。

現在的漢人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人在國外想幹什麽,除了自己願不願意和良心過不過的去,真沒什麽能夠阻止。反正是沒有所謂的遵守法紀那個說法。

在外再是窮兇惡極的人,回到國內必須忍受約束,要不然該得到什麽樣的懲罰一點都不會少。

從元朔九年開始……應該說是自劉彥開放中南半島,民間大批的人自己前去或成群結隊而往,開始有人回國之後,真少不了是在外面橫行慣了的人,以為回國了還不用顧忌什麽,得到應該有的下場。

劉彥並不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人,哪怕對白種人殖民歷史並不是那麽熟悉,又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在外面無惡不作的人回國會是什麽模樣。他一開始就知道會有麻煩事,卻是被驚訝得不輕,一切只因為漢人遠比白皮膚系表現要好,那是從歸國者犯罪比例得出的結論。

諸夏自古就有自己的道德體系,幹什麽都不會是那麽的赤裸裸,有在外窮兇惡極到極致回國依然犯罪的人存在,但是大多數人在外面窮兇惡極回國了卻能造福家鄉。

真正開始惡化是外出賺血錢的成本降低,可能也是因為外出的人太多,哪怕是有律法約束,近年來顯示的情況卻是越來越嚴重,犯事的大多是身上沒有爵位的人,有爵位的人只是其中的少數。

那是應該有的現象,有爵位在身,掙一級爵位不容易,想要快意恩仇需要考慮自己幹了之後,那麽辛苦才掙來爵位丟掉了值不值得。

那些沒有爵位在身的人,沒享受過高人一等的生活,更沒有被普及教育過,源於一時的桀驁可不會考慮那麽多。

“征討西域,大漢多增加了三十余萬有爵者。”徐正盡管覺得時機不對,還是說道:“臣以為,有爵者越多越好,並不是越少越好。”

在漢帝國有爵位才有高人一等的身份。有了這樣的身份之後,那麽時候應該真正像個爵爺那樣?就是不去硬性要求,拉去讀一下書,講一下學,好好學學有爵者該是怎麽過日子,又該是個什麽樣的人,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劉彥沒有足夠的師資搞普及化教育,針對一百來萬有爵位的人進行布置還是力所能及。

沒去讓他們幹熟讀四書五經的事情,僅僅是學會認字,然後灌輸一些準則罷了。

劉彥的目光像電鋸那樣地掃過去,嚇得徐正低頭沒敢動彈。

今晚讓眾大臣過來,是劉彥明明白白地表達一個意思,國家強大了,卻不能沒有核心思想。

一個人有了強健的體魄,也應該有睿智的頭腦,要不然也是一個憨貨。

人可以用肌肉去代替腦子,因為人再長壽也就是百年的事情。

國家表面上的強大並不是真正的強大,想要國祚維繼的時間不長,自然是不用去多煩惱,但是絕對沒有任何一名統治者希望看到自己創建的基業只是百年壽命,或著更短。

劉彥想明白之後,好幾次是想給自己幾巴掌。他那麽多年來給予漢人帶去的思想太赤裸裸了,遠比白皮膚系發展壯大的過程還要赤裸裸。

那些白皮膚系是真的沒有自己的底蘊,尤其是在道德體系方面。或許也是因為沒有道德體系,他們才能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去幹盡壞事,等待發達了才思考應該怎麽來創造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