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代價就讓別人去承擔

歷史上蒸汽機被制造出來,還會經歷慢慢縮小的過程,最先應用到蒸汽機的不是海洋,而是陸地。

漢帝國如果將蒸汽機制造出來,則會是首選應用在船只。

原因?初代蒸汽機體積龐大會是必然,想要應用在火車上,那麽火車頭將會非常大。

火車有多寬,軌道就要有多寬,不可能說建造數百上千裏,乃至於是萬裏的軌道。

等待蒸汽機被縮小了,制造出來那些寬大的軌道該怎麽辦?最終的結果會是軌道有多寬,火車的寬度就保持多寬,沒可能因為火車寬度變小,將那些寬大的軌道廢棄。

就算是再強大的國家,不用說萬裏以上的軌道,就算只是數百裏的長度,建造軌道的耗費也不會低到哪裏去,那麽就不能說放棄就放棄。

船只則沒有廢棄的煩惱,只要是能夠裝得下,存在的也就是針對不同馬力的蒸汽機進行更換,會動的工程無非就是小範圍進行改建。

“大漢有新的五年計劃。”田朔被桓溫問道生鐵產量,沒有說當前的數據,是談到未來:“鍋爐一直在進行更新換代,可以預計元朔十九年,生鐵產量會突破百萬噸,可是會直接達到二百五十萬噸的產量。便是鋼材也有信心達到二十萬噸。”

田朔說得輕松,聽到的人也是滿臉的輕松,他們真的不知道那個產量意味著什麽。

只有劉彥有著十足的驕傲和自豪感。

且先不論金屬的質量怎麽樣,要是到元朔十九年生鐵產量能突破百萬噸的規模,那麽就是直接達到了十九世紀列強的水平。

當然了,只是列強之中墊底的存在。

要真切的清楚一點,不計算生鐵,僅以鋼材而論,元朔十三年的鋼材產量就直接逼近了十九世紀亞洲最強國日本的產量。

要是如田朔所預料的那樣,元朔十九年達到鋼材年產量二十萬噸的規模,等於是超過一九二零年時期蘇聯的全國鋼鐵年產量。

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要知道哪怕是到了一九二零年時期的中國,全國全年的生鐵產量也就二百零二萬點零四噸。

漢帝國是直接跨越了一千五百年以上,直接達到了當時的產能。

有這樣的產能自然不是沒有代價,鐵礦不必要的損耗,再加上龐大的人員損失,支撐起了當前的產能。

“所以說,哪怕是不進行閹割,僅是挖礦也會很快將奴隸消耗幹凈的。”田朔不是要懟冉閔,是實話實說:“大漢每年消耗在礦場的奴隸從來就沒有低於二十萬。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三十五萬。”

冉閔的回應是翻白眼。

沒有達到該有的技術水平,冶煉金屬肯定會出現非必要的損耗,那是無法將礦石利用到極致的一種必然。

簡單的說,僅是溫度不足夠,金屬的雜質肯定會越多。

再算上其它的方面,比如無法將礦石極度碎化,提煉的時候肯定是有沒有被釋放的金屬。

那些浪費卻是漢帝國能夠接受的。

漢帝國現在已經放緩了對本土礦石的開采,同樣資源的優先選擇是開采本土之外,附帶的結果是工業基地也是處於本土之外。

當前漢帝國最大的冶煉基地有四個,一個位於草原,第二個是在交趾,第三個在呂宋,第四個是在倭列島。

草原上的那處冶煉基地是在現代的烏蘭巴托西南方,那裏是在元朔八年被勘探到擁有鐵礦。

勘探之後發現,那裏的鐵礦不但易於開采,同時礦區面積大得有些驚人,竟然是達到了兩萬畝左右。

交趾的冶煉基地是在日南郡(河靜),建立於鐵礦之旁,卻不是單純用來冶煉生鐵,其實最大的產量是銅礦。

日南郡有兩處鐵礦和三處銅礦,銅礦還有伴生的金礦和銀礦。

九真郡被發現擁有一處鐵礦和兩處銅礦,那邊卻是有著非常珍貴的無煙煤礦產。

交趾郡的有四處鐵礦和三處銅礦,同時還有著亞洲最大的無煙煤礦產。這一處的無煙煤還是露天,根本就不需要深挖,只需要當搬運工。

呂宋可以說是幾乎就是一個用金屬堆起來的島嶼,工部的相關文牘記載,僅是在元朔十三年之前,已經勘探到的鐵礦儲量就超過一萬萬噸,主要是集中在呂宋島的中部。

僅是一座島嶼就勘探到一萬萬噸的鐵礦儲量,那麽再勘探其它島嶼會不會有更多的收獲?答案是收獲不斷,那邊的鐵礦儲量絕對超過三萬萬噸,就是有些好挖,有些挖起來非常有難度。

呂宋群島不止是有鐵礦資源,僅是在元朔十三年時期,被勘探到的銅礦儲量就超過一千萬噸。

工部的一名侍郎進行大膽的猜測,他認為呂宋群島的銅礦儲量應該會達到五千萬噸。

除了極度豐富的鐵礦和銅礦之外,呂宋群島還一直在發現金礦和銀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