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宋出藍翔(第2/2頁)

“聽著像以次充好啊。”趙佶笑著,“這是奸商做到事情吧?”

“可不就是以次充好嗎?臣真的要做奸商了。”武好古嘆了口氣,“不過軍器監裏面的兵器質量的確堪憂,想要好的也沒有啊。”

趙佶點點頭,他也知道一些軍器監武器不大堪用的事情。他想了想說:“昔日太祖在朝時,每隔十日就要親自抽查兵器,難道朕也要這樣做嗎?”

你就是這樣做也沒什麽效果!武好古心說:趙匡胤打了一輩子仗,是能臨陣沖鋒的官家,兵器好壞他一眼就能看出來。趙佶哪兒來這種眼力?趙佶的眼力都在書畫文玩和女人身上……

“陛下,倒也不需要。”武好古道,“軍器監、群牧監這些衙署不得力主要還是伎術官的問題。現在翰林四局中的書藝、圖畫就很好啊,待詔的水平比起國朝初年還是有所進步的。如果軍器、群牧等監中也有高水平的伎術官,兵器和馬匹的質量就不會那麽差了。”

“本朝文治的確鼎盛。”趙佶點頭道,“而武略的確略遜於漢唐,在打造兵器和蓄養戰馬的本事也不如前朝。”

這其實有市場導向的原因。宋朝書畫文玩的價格高,市場大,自然能夠吸引到足夠的從業人員,精益求精,磨練技藝了。

而宋朝的武器市場規模雖然不小,但是要求很低——因為經濟條件較好的官員子弟、世家子弟和大地主的子弟幾乎不會從軍,對精品武器的需求也就少了。

趙佶又道:“對了,你幾日前上了個《乞準民間辦伎術書院疏》,好像就是說這事兒的。”他想了想,“要不就先辦個打造兵器的書院試點則個,只是有人肯來讀嗎?”

有沒有人讀的確是個問題,學而優則仕早就深入人心了。而工匠技藝自古也是口耳相傳,極少有通過學校傳授的。不現在最大的問題,還不在於有沒有人來讀。

武好古笑道:“有沒有人肯來讀是後話了,當下的問題是這種書院怎麽開起來?要設立多少科目?課本要怎麽編寫?老師又要到哪裏去請?要安排多少課堂教學和工場實習……需要摸索的東西太多了,若是沒有個章法,就算朝廷鼓勵,民間也不知道要如何開辦,現在朝廷自己也開不了伎術書院,何況民間?所以臣就想在界河商市試辦器械學堂和畜牧學堂,現在開個修械所也可以為開器械學堂的先行探路。”

“修械所,器械學堂,畜牧學堂……”趙佶笑道,“大郎你的界河市舶司管的事情可真是越來越多了。”

這話若是西軍的那些將主聽了,或許老心肝兒都要抖三抖了,可武好古卻是渾然不當回事兒,只是笑道:“不管不行啊……現在高麗人和女真人就要開戰了,一旦決出了海東霸主,接下去怕就是遼國的大難了!陛下要建蓋世之武功,就得抓住機會。臣現在不做準備,將來如何為北伐大軍輸送器械、糧餉、戰馬和船只?打仗,其實就是打後勤,打物資啊!”

聽武好古怎麽一說,趙佶的精神頭馬上起來了。他的文治已經前無古人了,若是武功再能跟上,那可就是十全十美的君王了。

“大郎。”他看著武好古,“你真有辦法收復全燕?”

武好古笑著:“陛下,臣可不能上陣去廝殺,也不會帶兵練兵。不過臣會經營,能把界河商市經營起來,還能攢起一大筆錢。到時候總能做到後勤不乏,物資不缺,還能用高價替陛下買來幾萬燕雲壯士。這樣陛下只要派遣十萬府兵,幾員良將,就一定能恢復全燕了。”

武好古是不會打仗,但是他的“銀彈”、“肉彈”可不比後世那位蔣校長差。

“好!”

趙佶非常滿意,武好古的辦法聽上去是最靠譜的,也不會出那種桀驁難治的功臣。他舉起酒杯,大笑道:“大郎,朕先敬你一杯……界河之事,你放手為之,朕給你便宜行事之權!待得來日北伐,朕就讓你當主帥,這封王的功勞,只給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