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一個小目標(第2/2頁)

……

武好文和紀憶有說有笑的,帶著紅衣大方丈一塊兒入了東華門,到了東上閤門那裏和守門的武官招呼一聲,將維吉爾留下,便帶著紀憶一起往崇政殿而去。兩人剛到殿外,還沒等領路的閤門宣贊進去通報,兩人就聽見殿內的官家趙佶正在大叫大嚷。

仔細一聽,原來趙佶是在罵人!居然是罵武好古……

“武好古這個奸商,居然坑到朕的頭上來了,一萬萬緡啊!他怎麽想得出來?耶律延禧那廝也只要了幾百萬,他居然要一萬萬……”

崇政殿內,官家趙佶手裏拿著武好古的奏章,臉色鐵青,正在大罵武好古是奸商。

而殿中的重臣們則面面相覷,誰也不接趙佶的茬。

原來是河北宣撫司總軍機房做了一份“抗遼預算”,以奏章的形式,送到趙佶的禦前了。在這份“抗遼預算”中,武好古不多不少,打算先花掉一個小目標,也就是一萬萬緡!

不過這一萬萬緡的預算也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精心計算之後才提出的!之所以那麽多,很大程度上是在河北四路的防禦備戰補課。

畢竟在澶淵之盟後,大宋朝就沒有真正整頓過河北防務,盡在瞎折騰黃河了!在三易黃河的過程中,還不知道沖塌了多少本來完好的城墻。至於在靠近遼國邊境的地方,更由於澶淵之盟的約束,差不多有百年沒有好好修過城墻了,也只有界河商市頂風作案,修起了高大堅固的紅墻。

所以在河北宣撫司總軍機房的規劃中,首先就是修築各處城防關隘,布置戰守器具,囤積箭簇弩機紙甲軍糧,整頓鄉兵民兵。

完全是未慮勝先慮敗的持重布署。《孫子兵法》上可說了,“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武好古作為河北宣帥,提出築城布防,立於不敗,又有什麽不對?你這一百年沒花錢整頓城防了,現在當然要花大錢補課了。

除了修城布防的花銷,第二大開支就是整頓河北新軍。河北新軍搞了好幾年,不過也只徒具其表,並無其實。除了兵將素質的問題之外,就是錢沒花到位了。直屬河北宣撫司的六個將還稍微好一點,裝備不說多充足,至少夠用了。而剩下的十二個將其實就是叫花子部隊!配備的兵器甲械,不是質量極差,就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文物了。不重新裝備一番,上了戰場也是送死去的。

所以就得大手筆的向界河商市訂購武器裝備了!哦,還要買馬!

河北新軍的兩個騎兵將拉了騎士的夫,他們都是自備馬匹、隨從、器械的。可十六個步兵將(包括武好古直轄的四個將)也是有騎兵編制的,這個就得朝廷提供馬匹了。十六個步兵將賬面上有8000輕騎,還有相同數量的騎輔兵,都是一人雙馬。也就是需要至少16000匹戰馬和相同數量的走馬、馱馬。按照兩三百緡一匹的價錢,就是三四百萬了。另外,十六個步兵將中的武官和傳騎也得配屬戰馬,還得配屬一部分的馱馬、挽馬,還得有一定數量的後備馬。

林林總總加一塊兒,至少得有幾萬匹馬,花費不會少於六百萬。

而這僅僅是買馬的錢!隨後還得花錢買馬甲,建馬舍,修馬場(訓練場),一筆筆的支出,又能花去兩三百萬……

另外還得訓練啊!練兵也得花錢啊!一個是獎金,一個是夥食,一個是軍服和各種器械的損耗。都得從官家趙佶的口袋裏面往外挖錢啊!

第三個開支大項就是儲備軍糧、軍資和犒賞的錢財。現在河北一個宣撫司,一個轉運司,五個安撫制置司,除了一個海路市舶制置司手裏有錢有糧有物資,其余的六個司都沒多少積蓄。特別是宣撫司和四個安撫司幹脆就是叫花子衙門,更不用說下面的州軍縣監還有各處城寨了。

這些都需要朝廷撥下巨款,才能在短期內補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