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2/3頁)

更不要說食鹽,對唐朝來說,供應幾十萬蠻夷的食鹽用量,也就是一條船的事情。

欽定征稅司衙門就是在誤打誤撞之下,開辟了新的稅源。

而有了收入之後,欽定征稅司衙門就在東北建立了衙署,建立衙署之後,又迅速投資修了一條通往大河的弛道。

通過大河,順流直下就能進入鯨海,從鯨海出發抵達朝鮮道“黑齒國”,只需要半天時間。

於是朝鮮道的最南端,就建設了一個稅倉,這個稅倉有個重要的貴金屬存櫃,就是白銀。

白銀的來源,就是欽定征稅司衙門在投資弛道時候,無意中發現的一處銀礦。讓探險隊來號召諸部挖礦,難度系數不小,但欽定征稅司衙門代表唐朝權力的延伸,更代表大皇帝陛下本身,於是乎,諸部每家抽丁若幹,你來十個,我來二十個,湊一湊,居然也湊了三千多的礦工。

前面兩年基本就是純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還要維持嚴酷的冬季,漫長的冬季是半點產出都沒有的,原本錢谷都打算放棄了。

可萬萬沒想到又歪打正著,因為按照傳統,很多小部族往往都會在寒冷的冬季中滅族,即便是大部落,也要大量減員,損失很多人口和牲口,房屋財產更不用多說。

也就是說,原本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極差,抵禦自然災害的底蘊基本沒有。

但是有了欽定征稅司衙門,那些在礦上做工的男丁,基本都是全須全尾地活過了冬天,活到了開春,而且也沒有瘦得跟麻杆一樣。

春天這些礦工返轉各家寨子的時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貞觀朝這個帝國的抗風險能力,已經遠超歷朝歷代任何一個傳統帝國。即便它還是有些稚嫩,有些復雜,但這種抗風險能力,已經足夠讓貞觀朝有余力,在復雜的環境中,帶著復雜的一群人,去抵禦更加復雜的自然災害。

在眾多蠻族認為不可能有產出的土地上,欽定征稅司衙門種了一茬黃豆一茬麥子,盡管只是很粗放的廣種薄收,但總糧食存量,居然超過了幽州都督府。

這讓錢谷覺得匪夷所思,上報給老板的時候,李董也覺得莫名其妙。

於是乎,配合大量的肉幹、海產、糧食,居然沒怎麽調動國內資源,欽定征稅司衙門自己就完成了一個大型銀礦的前期投入、開采、產出、銷售、運輸……

伴隨著黑水靺鞨銀礦的進一步開發,白銀輸入量居然不慫“扶桑地”,而這些白銀進入民部賬面之後,很快又成為朝廷的資金,進一步投入到地方。

東北弛道,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扶余道”,就是從遼東直通黑水,這是一條很長,但只能維持半年的弛道,沿途大小驛站一百多個,但從動工的第一天起,每天的鹿隊、馬隊、駝隊就不曾停歇,大量的木材、石材、貴金屬、山貨、皮貨……都一窩蜂地湧向遼東。

然後從遼東轉運,走天津港,再從天津港或是順漕渠前往洛陽,或是走東海南下蘇州杭州,其利潤之豐厚,前所未見。

僅僅是蘇杭絲綢和東北皮子之間的利潤差,就讓中間商大賺特賺。

而這個中間商,就是皇帝老子的馬甲,為此保駕護航的,就是欽定征稅司衙門。

正因為白銀的大量開采,作為圍繞這個龐大產業而運作的貿易商、中間商,是不可能接受金幣的。

因為他們沒有金幣,想要金幣,必須貿易必須開采。

但“靺鞨金”只能是添頭,根本沒辦法主導市場,倘若南下收購蘇杭絲綢,可能一次大型交易,他們就拿不出那麽多的黃金。

可要是白銀,卻是輕而易舉。

同樣的,他們采購了大量的絲綢、糧食,然後在東北分銷,散布在廣大地區的蠻族諸部,有也只有皮子、木材、寶石,真要有硬通貨,也只有金銀。

而黃金對各部來說,主要作用是朝貢,白銀卻不一樣,他們在交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能存下來一點。

時間一久,發現白銀的的確確唐朝會收的時候,也就認定了白銀,循環之下,自然就是白銀越來越多,也就成為了廣大地區的流通貨幣,無關個人意志,純粹是市場的需要,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

所以,張公謹建議李淵要金子就要金條不要金幣,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金幣雖然還是硬通貨,但它的貨幣職能在衰退,最終還要變現一遍。

對普通人來說,這或許沒問題。

但對李淵而言,這問題就很大,因為李淵並不能直接掌管財務,他有一大筆實物黃金,倘若真要折算成現錢,去給女兒采購嫁妝,內府未必會按照黃金的實際價值來兌付。

其中的貓膩,張公謹一清二楚,十萬貫的黃金,內府被某些人打個招呼,可能就要虧掉一萬貫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