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為了天下蒼生(第2/4頁)

趙王趙歇也因此走了狗翔運,讓項康早早就拿定了主意,決定只要他能活著來到自己的面前,就繼續以他為趙王,通過他間接控制趙地百姓和城池土地。

項康也是通過深思熟慮才違心的做出這個決定,關鍵原因有兩個,一是趙歇從來沒有真正掌握過趙國實權,在趙國內部勢單力薄容易控制,即便他懷有異心也容易對付。

第二是項康找不出比趙歇更適合擔任趙王的人選,象歷史上的劉老三一樣,用剛被漢軍打倒的張耳為趙王當然不可能,項康的麾下功臣之中,獨領一軍攻滅魏代晉翟四國的周叔倒是有資格封王,然而周叔的本事太大,一旦封他為王之後,項康肯定很難駕馭,同時齊燕等地還得靠周叔去打,如果過早把他封王,將來肯定更加的尾大難掉。

所以項康思慮再三,也只能是打消了順勢幹掉趙歇的念頭,還準備繼續以他為趙王,同時也還好,漢軍此前出兵趙國,打出的出兵旗號是討伐勾結西楚軍篡逆不軌的趙國奸相張耳,繼續以正統的趙國王室後裔趙歇為王,對漢軍將士和趙地子民都可以交代,誰也找不出任何話說。

趙歇的狗翔運也確實不錯,盡管巨鹿大戰打得熱火朝天,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巨鹿城裏的趙國宮室,一直都被張耳親信控制的趙歇竟然始終毫無無傷,被帶到了項康面前之後,趙歇又十分乖巧的馬上向項康行臣子之禮,表示願意以臣子的身份侍奉項康,項康也順水推舟,馬上就表示繼續以趙歇為趙王,又把此前率軍投降漢軍的夏說封為趙國國相,讓趙軍以仆從軍的身份追隨漢軍作戰,暫時解決了趙國的政治問題。

但是這點並不代表巨鹿戰事就此宣告結束,周殷統領的西楚軍余部,還有元氣尚存的齊國軍隊,依然還駐紮在巨鹿城外的惟一高地之上,即便漢軍通過攻城打援的戰術,再度削弱了西楚軍余部和教訓了齊國軍隊,可是保守估計西楚軍余部的兵力也還在五萬以上,齊國軍隊也大概還剩這個數量,都還有一戰之力,所以漢軍如果不能迅速消滅這兩股敵人,一旦項羽親自率領他麾下的虎狼之師趕來救援,楚齊軍隊不但可以輕易脫身,趙地戰場也依然還有被項羽翻盤的可能。——畢竟,正面較量,即便是項康和周叔聯手,也不敢在項羽面前說必勝把握。

這還不算,更讓項康揪心的事,在此之前,為了預防萬一,趙國軍隊已經提前把一部分糧草轉移到齊楚軍中囤積,數量雖然不是很多,可是讓楚齊軍隊堅持過二十來天問題絕對不大,同時巨鹿戰場過於靠近大陸澤,周邊水網密集,漢軍還很難靠著斷水的辦法坑死齊楚聯軍,所以放在漢軍面前的,依然還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惡戰,還是一場必須要搶在項羽到達之前取勝的攻堅惡戰。

“如果能夠盡快策反周殷,這場仗我們肯定可以輕松取勝。但如果做不到這點,全靠正面強攻,我們不但沒有必勝把握,還就算勉強取勝,損失也一定小不到那裏!”

這是項康、周叔、陳平和張良等漢軍決策層得出的一致公論,也正因為這一點過於重要,才到了拿下巨鹿城的第二天正午,甚至還沒有等漢軍打掃完巨鹿戰場和安撫好城內百姓,項康就接受了漢軍重臣崔廣的自告奮勇,讓名滿天下的商山老頭崔廣攜帶勸降書信出使西楚軍營地,第三次勸說有可能動搖的西楚軍大司馬周殷易幟歸降。

除此之外,為了減少勸降阻力,項康還又親自給之前在漢軍使者面前表現強硬的堂兄項冠寫了一道書信,向他敘述兄弟手足之情,勸他也投降過來跟著自己享受榮華富貴,還同樣給項冠許下了封侯賜邑的重賞。

正午出發的崔廣直到申時過半都沒有回來,項康在營中難免開始擔心,生怕西楚軍中的強硬分子一刀殺了在士人中聲望極高的商山老頭崔廣,把自己逼到了只剩下正面強攻西楚軍營地的選擇。結果也就在這個時候,鄭布突然歡天喜地的來到了項康的面前,還一見面就嚷嚷道:“大王,查到了,原來之前出主意偷襲末將營地、還有讓廣武君誘敵妙策前功盡棄的,竟然都是田部匹夫的部將虞領小豎子,這下子末將總算是找到報仇對象了。”

“虞領?”項康當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只是笑著問道:“鄭將軍,怎麽,昨天殺了那麽多齊賊,還沒出夠氣?還一定要把害得你丟臉的敵人揪出來抽筋剝皮?”

“那是當然。”鄭布回答得理直氣壯,頗有些咬牙切齒的說道:“出餿主意殺了我們那麽多忠勇將士,不把那個虞領小豎子揪過來抽筋剝皮,當然難消末將的心頭之恨。”

項康笑笑,隨口說道:“我倒覺得這個虞領有點本事,竟然能夠陰到你和廣武君還不止一次,是個人才,如果能為我們所用,肯定能給我們幫上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