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為了天下蒼生(第3/4頁)

鄭布聽了有些不樂意,正要再說什麽時,帳外卻有衛士入內飛報,說是出使敵營的崔廣已經回到了漢軍營中,項康一聽大喜,忙親自出帳去迎接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崔廣。然而很可惜,與項康在帳外見面之後,崔廣卻向項康拱手說道:“大王恕罪,老朽這次讓你失望了,沒能成功。”

“沒事,沒事。”項康趕緊搖頭,微笑說道:“只要夏黃公你能夠平安回來就好,怎麽樣?沒受什麽委屈吧?”

崔廣搖頭否認,他身後的隨從卻壯著膽子說道:“大王,崔大夫挨打了,是被西楚賊軍亂棍打出的中軍營地。”

項康一聽大驚,忙又追問崔廣的身體情況,又問是誰下的命令把崔廣亂棍打出西楚軍營地,崔廣則強忍著身上疼痛笑道:“多謝大王關心,只是一點皮外傷,也怪老朽說話太過直接,不夠婉轉,激怒了大王你的堂兄項冠將軍,所以他才讓人把老朽打出中軍營地。”

項康聽了無奈,只能是趕緊替自家兄弟向崔廣謝了罪,親自把崔廣攙回中軍大帳休息,然後趕緊命令軍醫來給崔廣檢查傷勢,崔廣再次擺手表示不必,接著說道:“大王,還是先說正事吧,老朽無能,見到周殷之後,因為項冠將軍始終都守侯在旁,表現得還十分強硬,所以很多話老朽都不便直說,只能是對周殷曉之以理,動之以利,也看出周殷確實有些動搖,但是卻始終沒有辦法讓他下定決心,所以最後只能是空手而回,讓大王你失望了。”

言罷,崔廣才把見到周殷的詳細經過對項康等人仔細說了,尤其介紹了周殷雖然極力掩飾,但神情依然還是明顯有些動搖,還有項冠的神情亢備,明顯對漢軍敵意即深,還把項康寫給他的親筆書信當面扯了一個粉碎,並且當面大罵項康麾下將士殺害項睢的事,發誓要為項睢報仇雪恨。

項康一直沒有說話,還是在崔廣把情況全部介紹完了之後,項康才十分無奈的嘆道:“看來項冠阿兄真的是恨我恨到了極點啊,我和他之間的手足相殘,也是注定避免不了了。”

“誰叫你當初故意把他派回彭城?”旁邊的知情人陳平和張良等人一起在心裏嘀咕,暗道:“你嫌自家兄弟留在身邊礙手礙腳,不方便你和項羽翻臉自立為王,故意把他派回彭城,現在你又這麽興旺發達,你的堂兄弟們能不恨你眼紅你?”

“大王,應該還有機會。”崔廣又說道:“以周殷的動搖反應,只要我們能夠想個什麽辦法,找到機會讓我們的使者和周殷私下見面,單獨對他說明利害關系,應該有很大希望把他策反過來。”

項康揪著自己嘴唇上的稀疏胡須盤算,片刻後才說道:“恐怕很難,我們擅長策反勸降是出了名的,周殷的動搖反應,我阿兄項冠也未必看不出來,為了防範萬一,我阿兄肯定會盯緊了周殷匹夫,我們的使者恐怕很難有機會和周殷單獨見面。”

“就算是有這樣的機會,我們恐怕也很難讓周殷下定決心。”之前在這件事上沒有表態的張良也站出來潑冷水,說道:“我們勸降周殷的最大指望,不過是因為他在趙國戰場上屢戰屢敗,讓西楚賊軍損失慘重,回去項羽絕對不會輕饒了他。但周殷也一定會這麽考慮,如果他能將功贖罪,帶著西楚賊軍的余部堅持到項羽率領援軍趕到,那麽項羽不但不會殺他,說不定還有可能會讓他繼續統兵,繼續獨當一面。只要他還抱著這樣的僥幸心思,我們的使者就算找到機會單獨對他勸降,也很難有把握讓他徹底下定這個決心。”

“畢竟,大王你只是答應把周殷封為縣侯,賜邑千戶。”張良又補充道:“周殷匹夫也一定會這麽想,如果他還能夠繼續統領西楚賊軍,將來項羽一旦取勝,給他的賞賜,絕對不止這些。”

項康十分無奈的點頭,也不得不承認自軍使者就算找到機會單獨勸降,也未必能夠促使希望尚存的周殷下定這個投降決心。稍微盤算了片刻後,項康只能是改口說道:“看來只能是以攻代勸了,讓我們的軍隊稍微休整一下,然後集中兵力,優先攻打西楚賊軍的營地,既引誘野戰不行的齊國賊軍出營交戰,也逼迫周殷匹夫在走投無路之下,向趙國賊軍的張耳、甘公和劉間這些人學習,在最後關頭選擇向我們投降。”

“大王打算就此放棄了?”之前提議招降周殷的陳平開口,微笑說道:“臣下認為,既然周殷匹夫已經明顯動搖,那我們只需要在背後再推他一把,未必沒有希望達成我們的招降目的啊。”

“陳平先生還有什麽妙計?”項康趕緊問道。

“臣下是還有一個辦法。”陳平坦然回答,又更加坦然的說道:“但是臣下必須有言在先,此計太過陰損,極有可能讓大王你的堂兄項冠將軍陷入險境,甚至還有性命之憂,所以是否施展此計,還得先請大王下定決心,準備冒上痛失骨肉手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