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尋常人(第2/2頁)

……

安南國的雨季,一直要持續要中秋節前後。

等到秋季之後,炎熱天氣才會漸漸下涼,雨水也將大幅減少。歷朝歷代從中原王朝過來的軍隊,發動攻勢的季節最好就在那時,相對比較幹燥涼爽。否則濕熱的氣候、多發的病疫,以及泥濘難行的道路,不用當地人反抗,也會讓中原軍隊不堪忍受行軍。

這陣子的濕熱氣候,同樣會給安南軍造成困難,不過他們顯然比明軍更適應環境。

陳季擴麾下的各路人馬,已經完全占領了悶海口(南定省)以南的所有地區,並建立了郡縣官府統治。黃江(紅河下遊)沿岸南北,到處都是“大越軍”的軍寨。

安南國的明軍、以及漢人官吏,現在龜縮於升龍城附近、以及與廣西靠近的諒山地區。明軍在永樂時期占領的地方,因為國內的問題、幾乎已被放棄得差不多了,直到現在駐軍還沒恢復元氣。

形勢對陳季擴一片大好,“大越軍”收復了大半土地。

此時的清化,卻因此正在亂糟糟地爭執。當著“皇帝”陳季擴的面,許多武將請命,把升龍圍困之後,剿滅明朝在安南國的所有人,讓他們畏懼“大越”;同時可以讓大越皇帝的威望震懾天下。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應該趁機與明國談判,只要明國承認“大越皇帝”;便以釋放升龍漢人作為回報,從此相安無事。

兩邊武將各執理由,爭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時,武將之一的黎利卻勸說道:“大事沒那麽容易。明軍棄守了黃江南北的所有沃土,卻在諒山、京泰河等地設置屯堡軍寨;必定是為明國援軍入大越固守道路,數月之後應有大戰。

我朝應早作準備,以‘誘敵設伏、且戰且退’的方略,避其鋒芒,消耗敵軍、拖延時間。如此一來,大越軍至少不會敗得太快。只要把戰事拖到雨季,可叫明國人馬不戰而退。”

不料,陳季擴頓時龍顏大怒,說道:“朕有將士百萬(號稱),已將漢人圍在升龍,大勢將定,你竟口出狂言!明國人勞師遠征,兵馬疲敝,他們是三頭六臂麽?”

眾將紛紛附和,指責黎利膽小怕事。

黎利只好叩拜退下,不再多言。陳季擴的目光隨著黎利的身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若非黎利一族實力不小,陳季擴怕不會那麽容易輕饒了他。

這時一個叫黎康的武將站了出來,上前說道:“皇上乃陳朝宗室,身份高貴,順應天命,萬民擁戴。若非明國插手,皇上早已定鼎天下,故不能無視明國朝廷。他們會不會增兵大越?皇上不可不防。”

黎康雖然姓黎,但與黎利不是一個家族的人,各自在家鄉起事、有著不同的勢力。黎康的話、要實在不少,大夥兒容易接受,紛紛附和起來,商議猜測著明軍會不會繼續增兵。

不多時,黎康趁機又提出了“圍城擊援”的方略。便是以一部人馬將升龍城圍困,再派兵從悶海口(南定省)向黃江北岸進發,屯兵於北江郡;等待明國援軍過了諒山、立足未穩,大越軍便先攻滅其援軍,再圖升龍。

黎康認為明國援軍會從廣西來,與黎利的看法有類似之處,因為明軍屯堡多設於東線諒山;西線芹站(老街)那邊是雲南布政使司進入大越的通道,卻兵力空虛。

此計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大將阮帥要求,采用此計之後,將來要把盤踞升龍的漢人全部殺掉。

互有讓步之後,各方“義軍”首領終於大致說到了一起。於是略定“圍困升龍、剿滅援軍”,大越皇帝陳季擴對大將阮帥誇贊有加。

一時間臨時設立的“皇宮大殿”裏,一片稱頌之聲,稱陳季擴是大越開國皇帝,功蓋千秋。

混在武將們裏面的黎利,卻看著殿外的雨幕,神情隱約有點沉重,沒有半點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