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雪溪晚渡(第2/2頁)

齊泰與妙錦都下意識側目,對這樣的話微微吃驚。

朱高煦接著說道:“但農戶收成,既看土地多寡、也看天。咱們想維持下去,為甚麽卻只想著從農業上抽稅哩?”

齊泰道:“聖上明鑒,京師官、軍、民,愈百萬之眾,各地亦有許多不事耕種的人。若無糧賦,京師或無以維持。”

“大明仍是農耕為主的國家,當然要收糧賦。”朱高煦道,“不過若有完善的海貿體系,咱們通過買賣從南方各國海運糧食,也能供應京師所需。海運的成本較低,耗費不一定比得上從各州縣運輸糧食。”

他頓了頓,“朕只是拿糧食舉個例子。又如那些供應邊軍軍需的州縣,從養馬、制作盔甲兵器,再到征發大量民夫徭役運送,無不在壓榨百姓,耽擱耕種。而且無法保證精良和時效,各地官民只當作一種負擔,能應付過去就了事。但若國庫有足夠的貨幣周轉,用貿易的方式辦這些事,必定能省事不少。”

齊泰思索了一會,輕輕點頭稱是,接著小心地問道:“聖上意在變法?”

“還不到時候。”朱高煦道,“朕是希望有抱負的大臣,出面主持大事,朕只需給予一定的支持。然而最近日本國、馬六甲等地的方略,也不是多大的事,勸阻的官員卻也不少。朕好像是與所有人作對似的……”

齊泰忙抱拳道:“臣等有負聖恩。臣但凡能明白聖上的苦心,必應肝腦塗地為君分憂。”

朱高煦聽罷,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就知道齊泰願意和自己站在一起。

“齊部堂請看。”朱高煦漸漸來了興致,指著大桌面上的圖道,“‘有人提到’一個方略,齊部堂參詳參詳。看這裏,從馬六甲海峽以東,所有的沿海的國家地區,都將納入大明的貿易體系;並由咱們收稅、制定法令,收益必定是天文數字。在這個體系內,日本國還有大量金銀礦可以開采。

再往西走,海路實在太遠,便不容易控制了。不過絲綢瓷器,仍然是遠西諸國喜愛之物,咱們可以建立一些據點,打通‘海洋絲綢之路’。這條路一直延續到波斯、非洲北部之間的海峽。沿路可以做波斯、印度等地的回回教門地區的生意;再往前,則在埃及國建立貿易、軍屯堡壘據點,以此為大本營與歐洲等景教國家(基督)過來的商人,在地中海南岸的市場貿易……”

齊泰瞪著眼睛,似乎不是很理解朱高煦說的地方,他回答道:“臣不太確定遠方的情形,不過以船隊下西洋的海圖看來,聖上所指、恐有數萬裏之遙,想起來有些遙不可及。”

朱高煦道:“沒那麽誇張,馬六甲海峽以西,咱們可以設置類似宣慰司、總督之類的衙門,把一些據點分封出去。絲綢、瓷器、香料在遠方都是暴利,即便水遠路長,也是有利可圖。若是戰機恰當,稍許劫掠財富也並無不可。”

齊泰沉吟道:“聖上宏圖偉略,已非尋常人所能知曉。”

“聽起來,確實是有點像天方夜譚。”朱高煦悻悻道,“此事是出海的某官員提出,齊部堂暫且不要宣揚出去,可明白?”

齊泰忙道:“臣領旨。”他沉吟片刻,抱拳道,“臣倒有一件眼前的事,請聖上示下。對馬島乃不毛之地,而今咱們占據了此地,目標應是日本國本土,兵部該當如何布置?”

朱高煦呼出一口氣,皺眉道:“先穩住。咱們之前商議好了的,目標只有一個,占據石見國那塊地盤,以便得到銀礦。但其間要盡量利用日本國國內的問題,減少用兵成本,所以稍安勿躁。”

齊泰拜道:“臣明白了。”他擡眼瞧了朱高煦一眼,似乎在觀察皇帝的訓話是不是結束了。

不過朱高煦並沒有送客的意思,他猶自用手掌在額頭上摩挲著,想辦法尋找一種能讓齊泰理解的方式。

朱高煦覺得,他與齊泰君臣之間,有時候心意相通,有時卻如同隔著一堵無形的墻,真是讓人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