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改建西山

出了皇宮,劉鴻漸幾乎是馬不停蹄,直接趕到了國子監應付差事。

大明有南北兩個國子監,朱元璋打下南京後,首先在南京成立國子監,其子朱棣靖難成功之後,覺得得名不正在南京呆著心裏不踏實,便把都城搬到了老家北平,改北平為北京,美其名曰天子守國門。

而國子監作為歷朝不可或缺的教育機構,也在京城紮根兒,稱為京師國子監。

京師國子監雖然與才子滿地的應天府國子監相比,生源數量和教諭質量都差些,但也足足有四千多人,也皆是北方各地的秀才尖子。

這幾日國子監可熱鬧壞了,自從孔衍植從山東跑來告狀言明劉鴻漸拆了孔聖人的府邸,讓這群一腔熱血沒地兒使的舉子都瘋狂了。

一開始是成群結隊的去安國郡王府厲聲質問,後來錦衣衛出面外加上宮裏傳了話兒,再胡鬧直接革除功名遣回老家,這群舉子只得妥協。

他們確實不敢再去郡王府鬧,但是壓不住蓬勃的怒意,外加上個個認為自己是個騷客,夫子不在時竟鬥起了詩來。

而詩句的主人公當然是大(臭)名(名)鼎(昭)鼎(著)的安國郡王劉鴻漸了。

什麽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還有什麽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直把劉鴻漸寫成了禍國殃民、狼子野心的強盜、匪徒、攪屎棍。

其間尤屬一個叫王根基的監生鬧的最歡,這廝不僅在國子監寫,為了顯擺自己的大才,甚至把詩句偷摸的貼到了安國郡王府外的大街上。

這一日,閑的精力無處釋放的舉子寫詩寫厭了,竟又為安國郡王府家的對聯操起了心。

數十個舉子你一句我一句,竟裏裏外外把郡王府各大院兒的門貼全想了個齊整。

“王兄,你這個牌匾寫得妙,實在是高!”七八個舉子圍著王根基沒口子的誇贊,王根基滿口的謬贊,實則滿臉的嘚瑟。

“嗯,仁民兄所言極是,這幅字若是掛在那安國郡王府大門之上,端的是‘相得益彰’,妙極,妙極!”又一書生附和。

“是誰要給本王府上寫牌匾?起開,讓本王觀摩觀摩!”

這群書生一門心思的在品評桌上之字,一時竟沒人察覺劉鴻漸已經進了院子。

見安國郡王本人突然來國子監,一群暗地裏寫了好幾天諷刺詩句的舉子還以為劉鴻漸是來找茬的,皆是呆立當場。

朝中孔衍植的事如今還沒傳到國子監,別看這群書生平日裏口出狂言一副敢為天下先的樣子,到了跟前愣是敢怒不敢言,還有幾個畏畏縮縮的溜了。

這是個狠人,聽說在關外殺了數萬的韃子,過過嘴癮還行,本人還是不惹為妙。

“你是小王吧!”劉鴻漸問向桌案前不知所措的王根基道,這廝前幾日又去貼詩被錦衣衛抓了個正著,還畫了畫像,梁陽昨晚專門有提及。

劉鴻漸還是識貨的,憑良心,王根基詩寫的不賴,就是沒用到正地方。

“哦,看我這嘴,你是根基吧!”劉鴻漸覺得這麽叫不太合適,隨即又換了個稱謂。

“就叫你小基吧!額……”劉鴻漸錯愕了一下,這名字……老子咋叫?

“在下王根基,字化生,王爺可以稱呼在下的表字。”王根基在一旁氣的嘴角直抽抽,卻又不敢發作。

“哦花生啊,且讓本王瞧瞧你寫的帖子。”劉鴻漸見這廝擋著不讓看,隨即說道。

“不敢不敢,在下文筆拙劣,恐讓王爺失望,還是不要看了。”王根基哪兒敢拿出來給劉鴻漸看,前幾天被錦衣衛抓著,若不是國子監祭酒魏老夫子出面,估計現在還在吃牢飯。

“你這呆子,扭扭捏捏的作甚,寫出好句子還有啥不敢給人看。”牛大棒槌上前一步,一把把宣紙奪了過來。

“嘿?老爺,這四個字兒俺認識,天高三尺,這是在誇您處事英明呢,嘿嘿。

你這呆子,誇俺家老爺還不大大方方的,若是俺家老爺高興了,隨便舉薦你一下都能讓你領先這群書生起跑線兩百年。”

牛大棒槌邊說邊把宣紙遞給劉鴻漸,全然不顧王根基一臉的死灰樣兒。

天高三尺,天高三尺……

“哼!好啊,竟敢汙蔑當朝王爺,王根基你可知罪?”劉鴻漸接過紙張深思了一下,突然怒道。

“在下只是批評時政,難道惶惶蒼天,還不讓人說實話了嗎?”王根基此時倒突然硬了起來,死活是躲不過去了,倒不如再過一把嘴癮。

“批評時政?大言不慚!

你可知身上所穿的衣服是如何做出來的?可知食用的米糧究竟要耗費多少汗水?

可知各地的百姓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可知如何處置層出不窮的流民?

可知如何治理災情?如何處置災民?如何讓他們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