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4/7頁)

張六佬跟蘇掌櫃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對那人印象深刻,是個好人,而他用人的標準也很簡單,前提必須是個好人,所以想都沒想便一口應了下來,還要蘇掌櫃馬上過來。

“也不急於這一時半會兒,明兒一早吧。”陳十三說,“我還有一件事兒需要跟你們商量。”

“十三爺,有什麽話你就直說吧,別弄得這麽生疏。”張六佬笑道。陳十三於是點頭道:“那我就直說了,這兒以前是泰和合容美分莊,現在泰和合沒了,所以這兒也不能叫分莊,得改個名兒。”

“還是叫泰和合唄。”盧玉蓮脫口而出。但是陳十三卻反對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這是老爺的願望,但那是以後的事兒,泰和合的名頭太響,你們就不怕樹大招風?”

張六佬沉吟了一會兒也說:“我很贊同十三爺,現在的茶莊太弱,還是先不用泰和合這個名字,得換個名兒,等以後茶莊強大了,咱們再改回泰和合,這樣也不會給爹丟臉。”

盧玉蓮想想他們說得也對,於是問:“那該用什麽名字好呢?”

“就叫‘極葉堂’吧,你們看如何?”張六佬道。

“極葉堂,聽起來倒挺順口,有什麽出處?”陳十三問。

張六佬說:“至於什麽出處您就別問了,反正這也是爹的意思。”

陳十三只好贊同地說:“那就這個了,尋個吉日,咱們把門外的牌匾給換了。”

“那這件事兒需要跟老張商量嗎?”盧玉蓮問。張六佬說:“這是小事,老張不會有意見,我去跟他說。”

“極葉堂”的大牌匾掛上大門時,茶莊沒舉行任何儀式,但這一天對於張六佬來說卻有著非凡的意義。他從這天起,開始創建屬於自己的茶葉王國。

張六佬站在街對面,久久地凝視著大門上的牌匾,那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他眼中幻化出非常復雜的含義。盧玉蓮走過去輕笑著說:“快進屋去吧,都看了很久啦,蘇掌櫃在等你呢。”

“你說,爹如果也在這兒,會喜歡這個名兒嗎?”他問。她不置可否地說:“我猜他老人家還是喜歡泰和合。”

張六佬嘆息道:“等時機成熟了,我會把泰和合的牌匾重新掛上。”

蘇掌櫃名叫蘇大成,他見到了當時把他從地窖裏救出來的恩人,立馬想跪下,卻被張六佬攔住。他千恩萬謝地說:“慚愧慚愧,沒想到六爺就是茶莊的掌櫃,都怪蘇某當日有眼無珠!”

“哎,您言重了,新店開張,缺的就是像您這樣的能人,聽十三爺說您要過來幫忙,六佬求之不得。”張六佬請他坐上座,把情況說了一遍。蘇大成忙打包票說:“這個您放心,我一定把茶莊的賬目管理得井井有條,決不讓您操半點心。”

“那就說定了,您馬上去賬房跟黃老辦理交接事宜,即日便可開工。”張六佬興奮不已,蘇大成的到來,可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張六佬在張樹愧的帶領下查看了之前泰和合在鶴峰建立的茶葉基地,綠油油的茶園令他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鶴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古老的產茶區之一,大約從晉朝開始,鶴峰就一直有生產、食用茶葉的習慣。”張樹愧邊走邊介紹,“其實我一直認為鶴峰的其他地方,比如五裏坪的茶葉,就比南北鎮的茶葉質地要好,所以才向盧老爺提出要在五裏坪種茶。”

“這個我知道,其實泰和合的很多茶葉都是從這邊運過去後加工生產而成的。”張六佬說,“幸好您當年提出了這個想法,要不然我們現在不都傻了眼?”

“這是盧老爺高瞻遠矚。”張樹愧贊嘆道,“想起盧老爺當年剛剛創立茶莊時,日子真苦,後來盧老爺也是看中了鶴峰是個種茶的好地方,所以才來容美鎮開設分莊。當時我也年輕,多虧老爺提攜,才有了今日。”

“那您給說說,鶴峰除了南北鎮,還有哪個地區最適宜種植茶葉?”張六佬又問。張樹愧脫口而出:“當然是我剛剛說過的五裏坪!”

“五裏坪?”張六佬反問。張樹愧點頭道:“我們最大的茶葉基地就在五裏坪,我一直有個設想,如果能在那裏建立一個生產加工基地,能為我們省去不少麻煩。”

張六佬毫不猶豫地說:“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麽?”

張樹愧大喜道:“您真應了?”

“現在一切都必須重來,把生產基地建在茶葉基地,可以省去很多轉運的費用,也方便了許多嘛。”張六佬的話獲得了張樹愧的贊同,他說:“那我即刻就去籌辦建茶廠的事。”

姚炳才得知泰和合容美分莊換了牌匾,立馬就派人去看了個究竟,但回來的人告訴他牌匾上寫著“極葉堂”幾個字。他以為老板還是張樹愧,所以沒放在心上。但又一日,他從茶莊門口經過時,突然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糾結了許久都沒記起在哪兒見過此人,但最終還是有了些許印象,回去跟兒子一說,剛起床的姚人傑睡眼惺忪地說:“爹,您是不是老眼昏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