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什麽樣的人才是勇士 (蘭封會戰、萬家嶺大捷)(第2/20頁)

在缺乏反坦克炮和戰車防禦炮的條件下,中國軍隊對付日軍坦克的主要辦法,是一邊組織神槍手對坦克頂蓋上的暸望孔進行射擊,以轉移其視線,一邊派敢死隊員躍進前撲,將捆綁起來的集束手榴彈塞進坦克履帶。采用這種辦法,劉文鋒率隊炸毀了四輛裝甲車,並殲敵一百,但出擊官兵們也大多倒在了戰場上,到戰鬥結束時,一共只有20人得以生還。

5月14日,從永城北上的日軍大部隊來犯,正好一五三旅也乘車及時到達碭山。副旅長張靈甫一下車,便指揮部隊加入阻擊,五十一師以基本完整的陣容投入戰鬥。經三日激戰,該師兩名營長一死一傷,營長以下官兵傷亡兩百余人。

在碭山東北的豐縣,五十八師一七四旅也遭到日軍的猛烈進攻,那邊的傷亡更大,營長同樣是一死一傷,主力團傷亡近半。

撤退之不易,七十四軍曾經在上海和南京有過刻骨銘心的體驗。官兵們都十分清楚,只有確保碭山、豐縣,才能把西撤大軍的損失和犧牲減到最低程度,因此無論壓力多大,大家都一步不退。

5月23日,七十四軍奉令將防務移交給友軍,隨後西移蘭考、開封。在蘭封戰場,一場激動人心的圍殲戰正在等待和召喚著他們。

舊朝遺物

徐州會戰結束後,除沿隴海線的西追之敵外,由黃河南渡的日軍第十四師團也對西撤部隊形成了威脅,但是由於兩路日軍配合不夠默契,孤軍深入的日軍第十四師團最終陷入了中方的包圍圈。

這是蘭封會戰中最為壯觀的一個場面。豫東兵團總計十萬大軍從東、西、北三面啟動,對盤踞於內黃、儀封的日軍第十四師團發起了全面攻擊。

作為七十四軍前鋒,王耀武親率五十一師快速突入內黃城,與日軍展開激戰。

中原地形與南方水鄉截然不同,尤其內黃更是沙礫縱橫,沿途空曠一片,一望無垠,讓人恍如到了西部沙漠地帶。這種平坦地形為騎兵作戰創造了條件,日軍的數百名騎兵縱馬向五十一師發起沖擊,五十一師攻勢因此受挫。

有人打騎兵是先打馬,等騎兵從馬上跌下來後,再用輕重機槍猛擊。王耀武反其道而行之,他命令狙擊手占據制高點,直接給騎兵們逐個點兵。

方法不同,效果一樣。看到前面的騎兵紛紛被射落馬下,後面的騎兵只得退後,五十一師乘勢猛擊,一舉收復了內黃城。

與此同時,儀封的日軍也在中方的攻擊下棄城而去。日軍第十四師團並不是真的沒有實力守住內黃、儀封,主要還是因為在缺乏後續兵團的情況下,其後方聯絡線也已被豫東兵團給截斷了。師團長土肥原察覺到了危險,遂決定將後方從隴海路轉移到黃河南岸的柳園口。

柳園口是黃河邊的老渡口,日軍第十四師團可以通過柳園口,從黃河北岸得到糧彈補給,而其主力則分據蘭考西面的大小圍寨。

豫東兵團再次展開圍攻,周志道率五十一師一五一旅對毛姑寨發起攻擊。圍寨的圍墻都很堅固,沒有重武器便奈何它不得。南京保衛戰雖然讓七十四軍失去了所有的重武器,但在整訓期間,五十一師又重新配備了中型迫擊炮。攻擊之前,周志道先下令用迫擊炮對準寨子轟擊,等轟開小口後,再派突擊隊利用夜間猛沖進去。

是晚,經過五小時激戰,一五一旅在殲敵數百人,擊毀五輛日軍坦克後,一舉攻克了毛姑寨。

拿下毛姑寨相對輕松,相比之下,羅王車站、三義寨、曲興寨等據點就要難啃得多了。羅王車站是隴海鐵路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車站,但因居於開封和蘭考之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早在全面抗戰爆發前,此處就有鋼筋混凝土所構築的永久性國防工事,炮兵掩體、機槍掩體、隱蔽所、指揮部,一應俱全。原本是拿來抗戰的,孰料隨著形勢的急劇變化,反而被日軍所用,讓人始料不及。

5月25日,當五十八師協同友軍對羅王車站發動攻勢時,日軍便利用這些工事進行拼死抵抗,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

晚上六點,五十八師一七二旅曾一度攻入羅王車站候車亭,但一個小時後又得而復失。此時俞濟時已專任七十四軍軍長,五十八師長由副軍長馮聖法兼任,見部隊傷亡較大,馮聖法下令暫緩進攻。

羅王車站成為敵我雙方拉鋸的重點。豫東兵團總司令薛嶽這時發現前線糧食輸送不理想,有的士兵已超過一天沒有吃飯,遂趕緊用電話給後勤補給部門下達嚴令,要求迅速予以改善。

人是鐵,飯是鋼,吃飽喝足,又經過一夜休整,進攻部隊士氣大振。5月26日,五十八師師長馮聖法親臨前線督戰,並集中炮火猛轟日軍陣地。

和五十一師一樣,五十八師也重新配備了重武器,該師炮兵營裝備有六門德國克虜伯野炮。這些克虜伯野炮系清末時從德國克虜伯公司購置,炮身上還刻有“大清光緒年間”和圓形祥龍標記。雖然是舊朝遺物,樣式也較為陳舊,但你也別瞧它不起,克虜伯所生產的火炮,一向都享有質地好、射擊精度高的名聲,到二戰期間,不僅中國在用,日本也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