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機為戰機

在“決死線”的眾多島嶼中,帕勞群島位居南方,這當然也是出於油的考慮,同時小澤部隊在決戰時,還可以得到角田部隊強有力的陸基支援。

可要是尼米茲死活不去帕勞群島,直接走直線前往北方的馬裏亞納群島呢?畢竟負責發牌的是美國人,時間和地點還得由他們來定。

豐田的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美軍要去北面,就想辦法把他們“誘”到南面來,然後“在有利時機傾全力打一場決戰”。

小澤部隊在塔威塔威島待了近一個月,第58特混艦隊都沒有現身——既沒來帕勞群島,也沒去馬裏亞納群島,倒是新幾內亞北岸警報聲大作,美軍在比亞克島登陸了。

吸取前任們接連殞命的教訓,在發布“阿作戰”命令後,豐田並沒有隨大部隊出征,而是率領幕僚們繼續坐鎮廣島灣的柱島泊地。當美軍登陸的消息傳到他的新旗艦“大澱”號巡洋艦時,眾人全都大吃一驚。

麥克阿瑟的“蛙跳”算是跳到了日軍的七寸上。比亞克島好比扇軸,美軍如果在這裏建立航空基地,便將菲律賓、新加坡、婆羅洲、帕勞群島控於其扇面的覆蓋之下,不僅B-29,就連B-24也可以飛過來進行空襲。那樣的話,日軍的南方動脈將被完全切斷。

一南一北,都怕B-29的威脅。如果說日本失去馬裏亞納是喉嚨上被刺入了一把利劍,那麽沒了比亞克就等於肚子上刺了一把利刃,不是致命部位,但血可能流得更多、更快。

一艙室的人都在發愁,唯獨草鹿喜形於色,他認為完全可以化危機為戰機。

草鹿的推理是這樣的:在美軍潛艇的不斷襲擊下,小澤部隊困守塔威塔威島已非長久之計,除了盡快進行決戰,再無出路。而增援比亞克,一方面是奪回這個戰略要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誘出第58特混艦隊,從而在帕勞群島海面與其進行決戰。

到底是高手,吃的鹽都比別人吃的飯多。豐田及其他幕僚聽得呆住了,全都心服口服。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美軍登陸比亞克這一天是5月27日,正好是對馬海戰39周年紀念日。睹物思人,見鞍思馬,日本人對這一天十分敏感:沒準兒39年後,神在海上刮起慈悲之風,讓我們又能在海上打一場可載入史冊的漂亮仗呢?

艙內的氣氛從最初驚恐不安、不知所措的“負能量”,迅速變成“正能量”,大家甚至都要相互慶賀了,慶幸美軍終於向他們的比亞克動了手。

當然任何時候都少不了一些不知趣、不上道的人。情報參謀中島親孝中佐提出異議,他認為,美軍兩路並進,比亞克島進攻戰只是麥克阿瑟戰線的矛頭所向,尼米茲戰線的目標仍然是馬裏亞納群島。換句話說,不管美軍在比亞克島打得怎樣,成功與否,對馬裏亞納群島的進攻都會按既定計劃進行。

這些話如同丟進池塘的小石子,根本沒有引起重視。對於第58特混艦隊的主攻海域,豐田、草鹿及其他幕僚們得出結論,帕勞群島有50%的可能,新幾內亞北岸有40%的可能,馬裏亞納群島的可能性最小,只有10%。

按照草鹿的意見,聯合艦隊司令部幾乎一夜之間就倉促制訂了增援比亞克島的行動計劃。源田曾有一個被扔到廢紙簍的“雄代號作戰”,雖然已棄之不用,但名字不壞,本著雄渾之意,草鹿便將增援計劃取名為“渾代號作戰”。

大人物不一定有大智慧,小人物也不一定就沒有大眼光。豐田、草鹿自以為得計,對中島的建議嗤之以鼻,實際上是把自己的眼鏡框當成了天際線,把自己溜達過的路線當成了赤道——僅僅十幾天後,中島的預言便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