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式宣傳

海戰“戰畢”,塞班島上的陸戰卻還剛剛進入高潮。以塞班美軍總指揮霍蘭·史密斯中將的想法,其實在海戰還沒開始時,日本人就應該知道他們是敗定了。他們不但沒有把美軍趕下海,還被逼得步步後退,發動的大規模逆襲也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令霍蘭·史密斯格外費解的是,島上日軍爛歸爛,卻似乎已經爛出了一種境界,日本兵居然越打越狠,越挫越勇,絲毫看不出要崩潰的跡象。

後來才知道,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日本人有一種“自欺”的能力。盡管他們每次戰鬥都敗得很慘很狼狽,但無論是內部宣傳還是對上報告,都是說打得如何英勇卓絕,每一次潰退也無一例外地被描繪成是驚人的勝利,“使魯莽的敵人受到了極慘重的損失”。

戰後,美軍繳獲了日軍塞班司令部的無線電稿。假如霍蘭·史密斯不是清楚地知道實際作戰的經過,只是閱讀這些電稿,他一定也會認為日軍是在打勝仗,而且還勝得非常漂亮。換句話說,如果不給塞班島日軍一面照妖鏡,他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想象有多麽奇葩。

海戰爆發之前,特納已將作為預備隊的陸軍第27師提前送上岸,大批美軍開始擁進塞班島,但齋藤還以為能將美軍趕回海裏。

這時日軍的通訊網已殘破不堪,通信聯絡的能力很差,加上地形復雜,原定於黃昏展開的進攻直到10小時後才得以正式啟動,其目標是集結於加拉班郊外的美軍陸戰隊,進攻方式仍為坦克加步兵,共25輛坦克,搭配500名海軍陸戰隊員。

上次坦克沒幫上什麽忙,這次忙倒是幫上了,不過是倒忙——美軍聽到了坦克那特有的吱吱嘎嘎的聲音,要求支援艦船發射照明彈。

照明彈一上天空,進攻日軍的位置完全暴露,美軍陣地上槍炮齊鳴,不到一個小時,大部分坦克都已被擊毀或拋棄,失去坦克支援的日本兵繼續沖擊,但是一直沖到天亮,也沒能沖出個子醜寅卯來。

天亮後,設在山谷裏的日軍野戰醫院裏躺滿傷兵,少說也有1000人,傷兵們的痛苦呻吟響徹山谷。在這一刻,他們終於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有一名傷兵告訴護士:“我負傷後只想我的妻子,為了她,我要活下去。但是我快死了……”

這名傷兵的左眼大得像乒乓球,裏面長滿了蛆,而右眼球已經被蛆蟲給蛀出來了,雖然不是死人,樣子卻比死人還可怕。護士一邊給他夾蛆蟲,一邊安慰他:“援軍一定會來的。一定要堅持到那個時候,因為你的妻子還在等你。”

日軍大本營對塞班守軍地獄一般的處境毫不為意,仍執著於將這種無意義的作戰繼續下去。兼任參謀總長的東條以天皇的名義,向第31軍發來一封電報:“繼續勇敢殺敵,以消天皇之憂。”

第31軍參謀長井桁敬治少將復電:“誓必讓塞班島成為太平洋之堡壘,萬死不辭,以報皇恩。”

有了天皇的所謂關注,塞班守軍變得更加頑固,不僅白天寸步不讓,晚上還用迫擊炮進行襲擊。美軍陸戰隊蒙受了不小傷亡,醫務人員不停地往卡車上裝運屍體。

然而這並不能改變塞班守軍的命運,“翔鶴”號、“大鳳”號相繼沉沒的當天,霍蘭·史密斯就做好了攻占全島的準備。隨著馬裏亞納海戰的結束,他更是穩操勝券,因為第五艦隊和第58特混艦隊從此就能心無旁騖地對登陸部隊進行支援了,一些臨時退出作戰海域的兩棲作戰艦船也將重新回歸。

另一邊,在失去得到援軍的最後一線希望後,南雲、齋藤采取的對策卻是繼續欺騙士兵,他們捏造了一連串勝利的消息,說日本海軍在整個太平洋上已經大獲全勝,為此虛構的“擊沉美國海軍噸數”,居然超過了美國海軍實有數的兩三倍。

日本兵習慣性地接受了這種欺騙式宣傳,一直到塞班登陸戰的最後關頭,還以為援兵會到來。而齋藤則下達死命令,要求戰鬥到最後一粒子彈,讓美軍為奪取塞班島付出沉重代價。

到海戰收官,塞班島南部已差不多被美軍全部占領。1944年6月22日,陸戰二師、陸戰四師開始交錯向北推進,陸軍27步兵師則負責消滅被分割在南部的殘敵。

塞班島的南北地形有很大不同,南部平坦低下,多數為蔗田和開闊地,北部由於火山力量的向上壓迫,地面形成了許多狹嶺深溝,到處都是珊瑚、石灰石構造的巖洞,飛機大炮都打不著,成為天然的優良防禦工事。

美國海軍陸戰隊向來認為,在戰場上時間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他們的戰術理念就是連續不斷地攻擊敵人,直至敵軍喪失平衡為止。為此,前衛部隊會繞過巖洞繼續前進,而讓後衛部隊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慢慢地對巖洞進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