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軍戰略於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運用(二)(第2/12頁)

同歐洲相比,美國在西印度群島擁有永久的優勢,它在這裏擁有了一條由哨所形成的哨所線,歐洲國家只能橫渡重洋才能到達其在加勒比海的港口。在遠距離戰場上,確保一些遙遠的據點,遇到機會再填補其間的空隙,這是一項在和平時期明智的海軍戰略。但對歐洲國家來說,這樣漫長的交通線意味著港口會面對巨大危險,不然就要擁有一支具有決定性優勢的海軍以確保其安全。當年英國海軍的部署表明,英國同各國的關系已經影響到它對哈利法克斯、百慕大和西印度群島的利害關系。歷史證明,直布羅陀曾經數次成為英國的負擔,旅順口對俄國也產生了同樣的作用;那麽菲律賓對我們而言又會是什麽情況呢?

前文已經說過,靠近莫納海峽的薩馬納灣必須依靠自身力量和僅有的海上支援。它的政治條件注定它不能得到周圍國家的援助,而它又缺乏資源。美國在這個海峽的強勢態度已經表明,它絕不容許其他國家占領這裏。

我們可以把古巴的作用概括為:位置上對墨西哥灣和向風海峽構成控制力量;自身具備的幅員和良港構成的力量;靠近美國的潛在資源;可有效地達到莫納海峽和波多黎各的能力。位置、力量、資源的組合,使古巴成為美國在海上戰場上獨一無二的重要存在。另外,控制古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古巴或任何一個在古巴擁有巨大權益的國家肯定都會主張海地中立,並且反對外國掌握其任何港口[1]。我們已經控制了波多黎各,更不能容忍外國在關塔那摩和波多黎各占有基地。

接著我要問,以古巴為代表的由墨西哥灣至波多黎各的整個區域,是否能掌控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海上權益區域呢?假定敵對雙方的海軍實力相等,古巴的影響延伸如此之遠、如此之大,如果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它就能控制這些域的全部或大部,甚至包括巴拿馬地峽在內,難道不是嗎?

對墨西哥灣而言,如果敵對雙方實力相等,如果古巴被敵人掌握,我們就不得不用陸路運輸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物產。古巴是通往墨西哥灣的關鍵,正如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一樣。

關於加勒比海,答案尚待仔細考慮。

古巴的作用,可以成為控制加勒比海的作戰基地。其作用如同前文所論述過的多瑙河隘路和埃及。這類地點的重要性不僅是來自其力量和位置的優越,更重要的是,由於軍事力量可以在這裏得到發揮,戰勝擁有同樣兵力而沒有優勢位置的敵人。那麽,在加勒比海,還需要控制哪些據點呢?除了古巴,還有哪些基地有這種控制能力呢?同古巴相比,這些基地的效用如何呢?

還是從戰略據點的三個要素來分析,即位置、力量和資源。

在加勒比海需要控制的據點有以下三類:

一、各條水道進入加勒比海的入口。

二、位於加勒比海之內的主要商業中心,現在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以科隆為中心的巴拿馬地峽。

三、入口與這些中心之間的交通線。

1.由阿內加達海峽向南經小安的列斯群島東部有許多入口,但是,想掌握一個能控制其中任何一個或兩個入口的位置便阻斷通往加勒比海的通路,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支擁有巨大優勢的海軍,經過適當部署能有效地控制這些海峽的大部分[2],然而,我所設定的前提是,雙方海軍實力相等。然而,古巴可以控制莫納海峽和向風海峽,這裏是最方便的路線,來自北美洲所有大西洋海岸各港的航運都會選擇通過這些海峽。古巴還影響著尤卡坦海峽,這是由密西西比河流域至巴拿馬地峽唯一的直達航線。所以,對於入口而言,古巴的控制能力獨一無二。

2.在加勒比海,主要商業中心位於巴拿馬地峽周圍。雖然沿海岸地區,或多或少有一些貿易,但是這些分散貿易背後的國家近期內難有貿易需求,建立貿易中心。所以,將巴拿馬地峽作為商業權益的中心,是不為過的。它不僅是加勒比海的最大商業中心,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流商業中心之一。

加勒比海範圍內的軍事目標有三處最為重要:牙買加、奇裏基環礁湖和科隆,還有一些價值較低的據點。荷屬庫拉索島有一良港,位於巴拿馬地峽和小安的列斯群島之間,距離巴拿馬地峽通往東部諸島的輪船航線的一側不到100海裏,可從翼側威脅它們的交通線。任何一國占有該島,恐怕都要遭到其他強國的反對。卡塔赫納市比庫拉索島更具優勢,它擁有拉丁美洲大陸的最佳港口,距科隆只有300海裏,而距輪船航線只有100海裏,來自加勒比海每處入口的航線均匯聚於此;從翼側威脅著由阿內加達海峽向南通往巴拿馬地峽的航線。這兩個地方都比關塔那摩都更靠近科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