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改前非

在1908年和1909年,我們一直處於有利地位。在1912年和1913年,我們仍然有好機會。現在,我們必須取得徹底勝利,否則什麽都沒有了。

——奧地利陸軍大元帥弗朗茨·康拉德

利奧波德·馮·貝希托爾德(Leopold von Berchtold)與弗朗茨·康拉德(Franz Conrad)是性格截然相反的兩個人。他倆在奧匈帝國應該如何對付塞爾維亞這個問題上意見一直不合。但是,斐迪南大公遇刺後,他倆之間的分歧消失了,竟然成了合作夥伴。如果你理解了他倆之間的這種變化,就等於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康拉德(世襲貴族出身)有軍人的錚錚鐵骨,有時甚至是個狂熱的軍人。他父親是軍官,他從11歲就接受軍事訓練。1906年,他在54歲的時候成為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他身材結實魁梧,胡須在嘴角處向上翻起,看上去令人生畏,灰白的頭發被修剪成矮樹叢狀。他是個工作狂,專注於把大雜燴式的奧匈帝國軍隊轉變成一支現代化的高效戰爭機器。他不斷地草擬和頒布新的命令和作戰計劃,因為他痛苦地感到帝國軟弱的軍隊無法維持帝國在歐洲大國的地位。他堅信唯一能拯救帝國的辦法是在巴爾幹問題上堅持己見,其中最重要的是阻止塞爾維亞人無休止的顛覆活動,如果有機會,就應該消滅塞爾維亞。他不斷地向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請求進攻塞爾維亞,這使得約瑟夫皇帝討厭他。他甚至多次要求進攻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意大利王國是奧匈帝國的官方盟友,已經從奧匈帝國攫取了不少領土,但還覺得不夠。1911年,康拉德由於過於好戰而被免去總參謀長一職。一年後,巴爾幹戰爭爆發,他的才能和能量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官復原職的他表現出一貫的好戰作風。在1913這一年,他總共提出了不少於25個針對塞爾維亞的作戰建議。

貝希托爾德伯爵與康拉德不同,他來自一個古老的家族,非常富有,有很高深的教養,是個喜歡享樂的貴族。他看上去很優雅,充滿安寧的自信,衣領和袖口雪白無瑕,領帶夾上鑲有鉆石。他能講多種語言:德語、法語、匈牙利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他娶了一位匈牙利女繼承人(他擁有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國籍;當被問及國籍歸屬時,他說自己是維也納人)。他擁有一個馴馬場。他的迷人風度很有名氣,曾征服過無數女人。人們普遍認為他性格軟弱、懶散、輕佻、不可靠。他早年是駐倫敦和巴黎的外交官,這個工作最適合沉醉於各種享受的貴族青年。1907年,他成為奧匈帝國駐俄國大使。1912年,他50歲,被任命為外交大臣。1912年和1913年,巴爾幹半島爆發危機,塞爾維亞從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亞人手中奪得大片土地,維也納在這場危機中只是一個旁觀者。在這場危機中,人們越發感覺到他是個怯懦、搖擺不定的人。康拉德認為,貝希托爾德在與狡猾的強國搞外交時,缺少保護哈布斯堡利益的勇氣,許多人贊同康拉德這個看法。貝希托爾德知道,有許多重要的人物認為他不配做外交大臣,所以他努力修補自己的名聲。此時,他願意接受康拉德一直在鼓吹的理論: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最薄弱,如今已經浪費了許多好機會。他認為,未來幾年好機會不多。現在,塞爾維亞變得越來越強大,俄國也慢慢恢復國力,所以,他和康拉德都決心絕不能讓下一個好機會從手中滑落。總之,他變得很危險:一個軟弱的人假裝強硬。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僅48小時後,他就呼籲給予“塞爾維亞一個決定性的最後清算”。

1914年前後,奧匈帝國是個衰敗之中的二流帝國,拼命想維持自己在諸歐洲強國之間的傳統大國地位。在薩拉熱窩刺殺發生前的半個世紀,奧匈帝國失去了領導德意志諸邦國的地位,實際上,是被德國最偉大的首相、德意志帝國的創始人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驅趕走的。接著又喪失了包括托斯卡納(Tuscany)、倫巴第(Lombardy)在內的大片領土,掠奪者是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此時的意大利國勢並不強,主要是因為有法國的幫助。奧匈帝國在某些方面確實已經陳腐不堪,但是在另一方面卻領先於時代,這個特點使得奧匈帝國舉步維艱。在民族主義泛濫的年代,奧匈帝國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拼湊出的集合:它有16種語言、13個民族、分為5個大區、由16塊土地組成、擁有2個議會。但是,如果奧匈帝國內部的不同民族能和平地生活在一起,最終成為統一的整體,那麽它就有潛力成為整個歐洲的榜樣。斐迪南大公似乎理解奧匈帝國的這種潛力,但約瑟夫皇帝因此而不喜歡他。斐迪南大公遇刺後,奧匈帝國就沒有任何人有足夠的力量和智慧,帶領帝國渡過1914年的危機。斐迪南大公一直不喜歡康拉德的軍事冒險欲望,如果他還活著,肯定會抑制康拉德。面對毀滅中的歐洲,貝希托爾德曾經悲傷地說:“斐迪南大公是帝國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