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燒歐洲

我認為不會有大戰……法國和俄國也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德皇威廉二世

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後的第一天,有大量非塞爾維亞人群(定居在波斯尼亞境內的穆斯林、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地亞人,他們占波斯尼亞大多數人口)舉著奧匈帝國的國旗和遇刺斐迪南大公夫婦的遺像在薩拉熱窩的大街上遊行。有小流氓團夥攻擊塞爾維亞人的生活設施——破壞學校、報社、辦公室、旅社。當地一些主要東正教士家裏的窗戶也被砸壞。大約有50人受傷,有一人死亡。奧匈帝國的其他城市也有遊行示威。甚至慕尼黑和柏林也有遊行,但規模較小,沒有流血沖突,事件很快平息下去。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騷亂比較劇烈。一位奧地利外交官報告說:“塞爾維亞人高興得相互擁抱。”混亂的人群在城市裏遊蕩。人群一聽到有關薩拉熱窩的消息,慶祝的喧鬧馬上變成謾罵。貝爾格萊德的報紙火上澆油,報道說有一萬居住在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人受傷,並且有塞爾維亞婦女被強奸。一位英國外交官稱貝爾格萊德的報紙“行為可恥”,因為所報道的都不是事實。

很容易誇大所發生的這一切。實際上,薩拉熱窩的遊行僅持續了幾小時,維也納政府也立刻承諾補償受害者。塞爾維亞政府也做出負責任的舉動,說服示威者離去。維也納很快便恢復平靜。由於被刺殺的斐迪南大公在公眾面前表現得很冷漠、生硬,所以難以獲得大眾喜愛,幾乎沒有人為他服喪。一位觀察家說:“刺殺事件沒有帶來什麽感受。維也納人繼續聽音樂、喝葡萄酒,就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家鄉下葬,葬禮低調得讓斐迪南大公的朋友們生氣,皇帝感覺有必要解釋為什麽自己沒有把葬禮操辦好。

雖然奧匈帝國的領導層下決心對塞爾維亞采取行動,但是此時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刺殺發生後48小時,奧匈帝國的領導層非常繁忙,會議一個接著一個。外交部長貝希托爾德、陸軍元帥康拉德、匈牙利總理伊斯特萬·蒂薩(Istvan Tisza)、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等人,一會兒聚在一起,隨後又分散開,過了一會兒再聚在一起,就好像要循環往復一樣。他們之間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貝希托爾德和康拉德要求攻擊塞爾維亞,越快越好。皇帝約瑟夫則猶豫不決。蒂薩則反對。但是,他們有一點共識:必須先滿足一些基本條件,然後才能采取行動。

首先,必須獲得德國的支持。沒有德國的支持,什麽都辦不到。奧地利針對塞爾維亞的行動,肯定會引起俄國的擔心,維也納單獨沒有能力阻止俄國幹預。如果俄國動用其巨大的軍隊幹預,奧地利則無法應付。

其次,與匈牙利同舟共濟非常重要。這件事挺難。由於哈布斯堡的笨拙安排,沒有布達佩斯的同意,維也納無法開戰。匈牙利人肯定對攻擊塞爾維亞的興趣不大。如果攻擊塞爾維亞失敗,其後果將是一個災難。但是,以匈牙利人的看法,即使戰勝了塞爾維亞也是一件遺憾的事。

最後,只有軍隊動員之後,才能采取行動。在1914年那個年代進行戰爭動員是一件困難事,非常麻煩和昂貴,需要按照錯綜復雜的時間表召集成千上萬的後備部隊,調度全國的鐵路系統運輸士兵和給養,把巨大的重型武器設備運送到目的地,往往需要若幹年的時間來編制戰爭動員計劃。維也納有兩個戰爭動員計劃(維也納一般制訂兩個計劃,一個適於單獨對塞爾維亞用兵,另一個適於聯合德國對塞爾維亞和俄國用兵)。無論實施哪一個計劃,都需要數周才能完成。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數以千計的士兵已經回家幫助收割農作物,這種勞作方式在農業機械化前是慣例。康拉德認為,提早將士兵召回可能引起塞爾維亞和俄國的注意。

還有一個使局勢復雜化的偶然因素,法國總統雷蒙德·普恩加來(Raymond Poincaé)將在7月20日至7月23日訪問俄國。如果奧匈帝國在此期間采取任何針對塞爾維亞的行動,或者進行戰爭動員,或者發出戰爭動員的信號,法國和俄國的領袖將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協調反制措施,並以此為契機批準戰爭同盟。所以,因為奧匈帝國自身的問題,戰爭動員變得如此緩慢,奧匈帝國的軍隊到8月中旬才能準備完畢,那時已經離斐迪南大公遇刺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無論奧地利因斐迪南大公遇刺而獲得多少同情,到那個時候,大部分同情將消散得無影無蹤。

然而,可以立刻去爭取德國的支持,這件事不必等待。奧地利人很快發現不必擔心德國支持的程度。德皇威廉喜歡斐迪南大公,還常常贊揚他。斐迪南大公理解巴爾幹問題的危險性,比康拉德更有控制力、更有思想。德皇及其周圍的人員不需要別人提醒就記得,俄國和法國形成了反德國聯盟,英國正靠向這個聯盟,所以,德國需要奧地利,需要幫助奧地利抵禦巴爾幹民族主義產生的離心力。與前兩年巴爾幹戰爭時的德國相比,此時的德國已經有了更充足的準備來幫助奧地利,德國知道周圍到處都是敵人,敵人的實力正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