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佛蘭德斯的田野(第5/7頁)

那天晚上,法金漢決定停止進攻。其實,他不知道英國遠征軍正處於崩潰的臨界點——英軍已經無後備兵力可調遣、彈藥幾乎消耗殆盡、忍耐力已經到達極限。盡管他仍然認為有突破的可能,但希望組織起更多接受過訓練、有經驗的部隊,然後再繼續發動進攻。

11月初,佛蘭德斯和波蘭的局勢表面較安靜,但實際上戰爭每天都在擴大,並改變著形態。第一支加拿大部隊此時抵達英格蘭,準備跨越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遠征軍聯合。一個印度軍團來到佛蘭德斯,其中包括勇猛的廓爾喀族人組成的作戰部隊。法國在非洲殖民地的黑人部隊也抵達前線。在東線,興登堡被任命為對俄作戰的總司令,魯登道夫繼續做他的參謀長,霍夫曼也跟隨著他倆。當奧斯曼帝國將加入同盟國陣營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柏林和維也納就好像得到天上掉下的餡餅。

11月剛過了1周,東線和西線又開始升溫。大公爵尼古拉尼命令兩個集團軍越過波蘭向西裏西亞進發,其他幾個集團軍則向西南進發,目標是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s)。法金漢已經做好再次占領伊普爾的準備。德皇仍舊在德軍總部,德皇露面最讓法金漢頭痛,這點法金漢與毛奇的感覺一致。德皇威廉不停地詢問勝利的消息,他這麽心切的動機就是想穿上最華麗的制服,到被占領的城市裏閱兵。他失望的時候,就像是一個急躁的青少年,什麽忙都幫不上。

在佛蘭德斯戰役暫時平息的期間,魯登道夫趕緊拜訪了法金漢。像往常那樣,在霍夫曼的幫助下,魯登道夫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等待實施。也像往常那樣,他的這個計劃不僅要阻止俄軍進入波蘭,而且要圍殲俄軍。他建議引誘俄軍大膽冒進,超過其鐵路供應線的終點,俄軍最終會因短缺給養而失去前進的動力。然後,德軍從北面襲擊,攻擊其兩側和背後,切斷其與華沙的聯系。但是,這個計劃需要更多的軍隊。魯登道夫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增援兵力。法金漢拒絕了;他已經集結完畢足夠的兵力發動對佛蘭德斯的新一輪攻擊,德皇正像獵狗一樣追著他。魯登道夫帶著狂怒離開。從此,另一場戰爭在德軍參謀們之中展開,法金漢是一邊,興登堡、魯登道夫領導的團隊是另一邊,爭論的焦點問題是:東線與西線,哪個才是德國最佳的希望所在。

雖然興登堡、魯登道夫、霍夫曼共同提出的計劃由於兵力需求過高而被否決,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將第九集團軍用火車運回東普魯士,這支軍隊在華沙幾乎被俄國人消滅。然後,再將第九集團軍和第八集團軍合並,形成一支超大軍隊,布陣於70英裏(約113公裏)長的戰線上。這支軍隊等待著跨過波蘭後從西面而來的俄國人。就像計劃安排的那樣,俄軍由於其自身的規模巨大和給養困難,遇到難以前進的問題,德軍這時才把由兩個集團軍合並成的大鐵錘砸向俄國人。在敵我交戰處,德軍實際上能獲得局部兵力優勢,俄國人將被制伏。經過四天的艱苦戰鬥,俄軍開始撤退。德軍追擊,不斷打擊退卻中的俄國人。

法金漢再次攻擊佛蘭德斯,這次他使用更有經驗的部隊,戰線也壓縮變窄了。不過,他取得的並不是勝利,而是在伊普爾周圍山脊上展開的一系列難言勝敗的戰鬥。戰鬥中,德軍的炮火不斷轟擊山脊上被用來當作觀察哨所的古老建築,古老的鎮子逐漸被摧毀了。士兵們在村莊與森林之間穿梭,在運河與沼澤之間來往,麻木於炮火之中,雙方發射的榴霰彈和高性能炸彈像下雨一樣傾瀉向每一個可能是目標的地點,他們帶著刺刀沖鋒,不斷地被擊退,然後接著再反攻。德軍總參謀部寫的一份戰報描繪了戰鬥的特征:

敵人把每一間房屋、每一片森林、每一段墻壁都變成可頑抗的據點,每個據點都需要我們以巨大的代價發動猛烈攻擊才能拿下。即使第一線的堡壘被拿下後,又會有第二線緊接之後;敵人表現出極大的技巧充分利用地形使攻擊者處於不利地位。伊普爾的東部和西南部比北部更復雜,那裏有濃密的樹籬、鐵絲籬笆、寬寬的堤壩。大大小小的樹林到處都是,而且林中還生有濃密矮樹,通行困難,偵察也困難。我們只能沿著馬路走,而敵人的機關槍猛掃馬路。由於有預備性的炮火攻擊,大部分村莊在步兵抵達前就被毀壞了,但是敵人絕望地爭奪只磚片瓦,直到不得不放棄。在幾條還值得用戰鬥奪取的街道上,每次奪取都演化為一次完整的戰鬥。無法用語言形容德國軍隊在這些場合的勇猛頑強。

當然,英軍和法軍在保護那些石頭和磚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也是無法評價的,甚至都無法理解。伊普爾附近村莊的控制權多次易手,簡單地了解一下控制權易手的情況,就能理解為什麽這些村莊連一塊完整的石頭都沒有了。10月23日,隆巴德賽德(Lombartzyde)被德國人攻占。一天後,法國人又搶了回來。10月28日,被德國人再次奪回。11月4日,法國人和英國人再次占領。11月7日,德國人再次奪回。後來又有兩次易手,最終才長久地被德國人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