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無法挽回面子的“攤牌”

1 “攤牌作戰”計劃

無法挽回面子的“攤牌”

在漢城市郊的一棟日本式白樓裏,心情煩躁的範佛裏特來回踱著步子。

自從與中共談判以來,第8集團軍在戰場上連連失利。現在又在中朝軍隊反擊作戰的打擊下,在戰場上處於更為不利的態勢。官兵們作戰精神處於萎靡狀態,主動權似乎已掌握在中朝軍隊手裏。

一定要打破這種被動局面!這位渴望大踏步前進的司令官情緒激動地將拳頭砸在桌面上。接著,又拿起筆,飛快地書寫著:

“總司令官:

為了扭轉局勢,我們必須首先采取小規模的進攻行動,使敵人陷於被動的防守地位。目前我們都是為應付敵人的進攻而采取防守行動,致使我們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來所有戰鬥中最慘重的傷亡……”

範佛裏特在信中向克拉克建議立即采納第9軍名為“攤牌作戰”的計劃。他認為那樣將會改善金化以北的防線態勢,並可扭轉當前戰局。

他指出,在金化城以北不到3英裏的地方,第9軍和敵人的軍隊都沒有工事,雙方間隔只有200碼。在598高地和該高地東北面大約1英裏多的地方有一條從西北伸向東南的狙擊嶺山脈,那裏的敵人力量正好卡住了我方的咽喉,故此死傷就相應要大得多。假如把敵人驅逐出這些山頭,他們將不得不後撤到1250碼以外的另一個防守陣地。

東京遠東軍司令部,克拉克仔細地審閱了“攤牌作戰”計劃。他一向反對奪取高地的冒險行動,因為共軍拼殺能力強,往往不惜一切代價拼命死守高地,美軍必須將自己士兵的屍體堆滿沖向高地的山坡上,才能占領這座高地。接下來,不是迎得勝利的祝賀,而是一片譴責的叫罵聲,以往的教訓使克拉克變得十分謹慎。

“攤牌作戰”行動可能不會這樣。它將可以非同尋常地創造一個好機會,可以不付出過大的犧牲就能拿下一些陣地。假如一切按計劃行事,僅美軍第7師和南朝鮮軍第2師的兩個營就可以圓滿完成這一使命。

範佛裏特估計,這一計劃將行動5天,會造成200人的傷亡。由於有多達16個炮兵營的280門大炮和20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的支援,估計步兵不會遇到很大的障礙。

目前停戰談判因戰俘問題形成僵局,美軍也很有必要在戰場上做出反應,讓飛機大炮發發言,給共軍一點顏色看看。克拉克狠狠地定下了決心。

1952年10月8日,克拉克批準了“攤牌作戰”計劃,但他還是提醒範佛裏特對該行動只做例行的新聞報道,同時要特別考慮奪取高地的戰術意義。同一天,他命令哈裏遜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

範佛裏特得到克拉克批準“攤牌作戰”計劃的消息後,立即將第9軍軍長詹金斯少將召到漢城。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範佛裏特面帶微笑地拍著詹金斯的肩膀說:“總司令官已經批準了我們的‘攤牌作戰’計劃,你可以放手讓飛機大炮發言了。我們的對手是中共的另一支精銳的部隊第15軍,萬萬不可以輕敵。”

“請司令官放心,我們對這次作戰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將由第7師的第31團和南朝鮮第2師的第32團參加這次作戰。”詹金斯用輕松的口氣說。

範佛裏特更加放心了,因為第7師是美國在遠東著名的王牌師,號稱“滴漏器師”,意思是指它在執行任務時歷來都如同古代計時用的“滴漏器”一樣準確無誤。

範佛裏特不會忘記第7師的光輝歷史,1918年曾赴法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維勒生—海厄的戰鬥中出盡風頭。1923年回國後被解散。1940年重新組建,由師長史迪威率領在西南太平洋戰區與日軍作戰,曾參加攻擊阿留申群島、瓜加林島、菲律賓雷伊泰島等的作戰,打過許多漂亮仗。1945年4月參加進攻日本沖繩島,其第31團在這次作戰中獲“矛頭”榮譽稱號。朝鮮戰爭爆發後,該師參加了仁川登陸,曾給北朝鮮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598高地是第7師進攻的目標,它位於一個V字形山脈地段的最南端。由於598高地地帶很像一個三角形,所以美國人稱它為“三角山”。

在美軍第7師司令部,師長韋思·C.史密斯少將正在召集各團團長開會。史密斯手執指揮棒指著懸掛於墻上的一張大幅朝鮮軍用地圖,詳細地介紹了“攤牌作戰”計劃。最後,史密斯威嚴的目光落到了一位佩戴上校軍銜的軍官身上。

“摩西團長,占領‘三角山’的任務就交給第31團了。”

摩西立即站起來,大聲說:“師長,五天之內,第31團必能拿下‘三角山’。”

摩西回到團部後,立即向所屬下達了部署命令。他估計敵人的反擊一定會比預計的要強烈,只用一個營的兵力去對抗敵人是不現實的。於是,他把占領“三角山”右翼的任務交給了麥克盧爾中校指揮的第1營;把占領左翼的任務交給了紐博尼指揮的第3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