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戰爭的第三年。普拉提亞之圍。佛米奧在海戰中獲勝。西塔爾克斯統率色雷斯人入侵馬其頓。(第2/10頁)

75 阿奇達姆斯祈禱諸神之後,就開始了軍事行動。他首先利用砍伐的果樹建築環城的柵欄,以防止普拉提亞城內出兵突擊。接著,他們又靠著城墻,壘造一個土山,他們希望有這樣多的軍隊從事工作,他們會很快攻陷普拉提亞的。[2]因此,他們從基賽龍山上采伐樹木,在土山兩旁建築一個用木材垂直相交而成的方格狀的木架子,使土山不致垮塌下去。然後再以木料、石塊和泥土以及其他材料把它填塞起來。[3]他們夜以繼日地連續工作了70天,當一批人在那裏睡覺或吃飯的時候,總有另一批人在那裏搬運材料。拉棲代夢人的官員在各同盟國的分遣隊中監督他們,使他們努力工作。[4]但是,當普拉提亞人看到土山日益增高的時候,他們也建築了一道木墻,安置在自己城墻上面,與土山對峙。在木墻之內,他們利用附近房屋的磚把它填塞起來。[5]他們利用木料把磚固定住,以防止隨著木墻的增高而垮落。在木墻的外層覆以獸皮和遮蓋物,可以保全木架,以免受火箭的攻擊,保護正在工作的人員的安全。[6]因此,這個木墻修築得很高,而對面的土山也以同樣的速度增高。普拉提亞人急中生智,他們把自己的城墻與土山相連接的部分加以破壞,把泥土運入城中。

76 伯羅奔尼撒人發現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他們用蘆葦緊密地包著泥土填塞到土山塌陷的地方,以增加其堅固性,以免這些材料像松土一樣被運走了。[2]普拉提亞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從自己城裏挖一條地道,估計通過一定的距離,到達土山的下面,就像從前一樣運走材料。經過很長的時間,外面的敵人才發現此事。其間,他們雖努力建築,但土山仍沒有增長到應有的高度,因為土山底下的泥土被偷偷運走了,山體總是向空穴處下沉。[3]縱然如此,普拉提亞人還是害怕,認為他們難以抵禦人數占優勢的敵人;於是,就想出一個辦法來。他們停止修築土山對面的高墻,而是從它的兩端,在原有低矮的城墻內側,修築一條內城墻,呈新月形狀,圍護著城市。這樣,如果高大城墻被攻破,這條城墻還在,敵人就不得不再造一座土山;當敵人繼續向前推進時,他們又會遭遇到同樣的困難,而他們的兩肋也處於對方投擲器的射程之內。

[4]伯羅奔尼撒人在壘築土山的同時,他們拿出攻城器械來攻城,這些器械之一就是用來沖擊對面的高大城墻,城墻的一部分被擊垮,引起普拉提亞人的很大恐慌。其他器械是用來沖擊城墻的不同部位的,但是普拉提亞人用套索把它們套住後加以破壞;普拉提亞人還把兩根木樁豎著固定在城墻上,在木樁上端用長長的鐵索懸吊一根巨大的橫梁,每當敵人的攻城槌威脅到自己的時候,他們就扯起橫木,和攻城槌成一直角[5],然後放松鐵索,使橫木突然下落,砸斷攻城槌的頭部。

77 之後,伯羅奔尼撒人看到他們用攻城槌進攻收效甚微,而且普拉提亞人所建築的高墻與他們的土山對峙,因此,他們得出結論,利用現有的手段是無法攻下這座城市的,他們準備修築一條環繞該城市的城墻。[2]可是,他們決定首先嘗試一下火攻的效果,即借用風力之助,看能不能把這個城市燒掉,因為這個城市並不大[6]。事實上,他們嘗試了各種可能的權宜之計,總想不用長期圍攻便可奪取這個地方。[3]因此,他們首先把一捆捆的柴火從土山上丟入土山和城墻之間的空隙中。由於參加這項工作的人很多,這個空隙很快就被填滿了,他們繼續堆柴,盡他們能力所及,從山頂上把柴堆積到城裏。然後,他們加上硫磺和松脂,把柴堆點燃。[4]於是,產生了人們從未見過的大火,比人類所造成的任何的火勢都要大些。當然,這場大火還不能與山林中偶爾出現的樹枝被風吹著摩擦而自發產生的森林大火相比。[5]這場大火不僅火勢很大,而且普拉提亞人在頂住敵人一次又一次攻擊之後,大火幾乎把他們完全毀滅了。它使城市的大部分不能支持;假如真的如敵人所企盼的,刮起風來,把火焰吹向城中的話,普拉提亞將會被燒得一幹二凈的。[6]但是事實上,據說當時雷雨交加,把火澆滅,城市轉危為安。

78 伯羅奔尼撒人的最後一次攻勢失敗之後,他們留下一部分軍隊,遣散了其余的軍隊。留守部隊負責建築一道環繞普拉提亞的城墻。各盟國分工負責建築一部分。墻裏墻外都有壕溝,他們從壕溝中取磚。[2]大約在大角星升起的時候[7],工程告竣。他們留下足以防守一半城墻的軍隊,另一半城墻由波奧提亞人駐守;其余的軍隊撤離,返回各自城邦。[3]普拉提亞人此前已經把他們的妻室兒女以及老人和大批其他非戰鬥人員送到雅典去了。留守城市的有400名普拉提亞公民、80名雅典人,還有110名為守軍烤面包的婦女。[8][4]這是在圍城之初城內確切的人口總數,此外沒有其他人,不管是奴隸也好,自由民也好。普拉提亞之圍開始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