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至6月(第3/7頁)

3月6日,星期四

我們終於有了一點積蓄,計劃去意大利度假;能與家人團聚一定很棒。保羅·梅特涅去基茨比厄爾滑雪。現在很多人都離城去滑雪,柏林的生活平靜許多。

看來塞爾維亞危機即將爆發。

3月9日,星期日

今天晚上艾伯特·埃爾茨、阿加·菲爾斯滕貝格、克勞斯·阿勒費爾特和普魯士的布爾夏德一同來訪。爸爸看見克勞斯用手臂圈著阿加坐在那兒,好不震驚:“在我那個年代……”

1941年3月11日,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意味著即使不被迫迎戰,美國也已成為“民主世界的兵工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美國對各盟國支援價值達500億美元的軍武和補給品。

3月15日,星期六

最近常待在家裏,生活平靜。塔蒂阿娜尤其感到疲累不堪,我們倆都盼望著羅馬之行。

3月24日,星期一

辦公室所有職員都忙著準備一項日本特展,唯獨亞當·特羅特置身事外,得意地嘲笑我們每天像釘在打字機前一樣工作到深夜。沃爾夫欽是我們的救星,因為他和新老板施塔勒克保持尚稱友好的關系,可以保護大家不受侵擾。其他人都盡量躲著施塔勒克,他這個人有點陰險。

今晚,夏可夫斯克神父來家裏和我們一起晚餐。

夏可夫斯克神父(公爵)是俄國移民教會中最著名的神職人員,戰後成為舊金山俄國東正教總主教。

3月27日,星期四

有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最近才在維也納和德國簽訂協約的一群南斯拉夫政府部長,在返回貝爾格萊德時,竟遭一群親盟國軍人逮捕。新地方政府成立,攝政王保羅逃往希臘。可能意味著德國也將出戰南斯拉夫。真是一團糟!

南斯拉夫一直處在德國的壓力下,然而繼希臘成功擊退意軍,英國部隊抵達巴爾幹半島及英國在北非奏捷,諸事一再鼓勵南斯拉夫起來反抗。該國直到1941年3月25日才加入軸心國,但兩天後軍方便發動革命,罷黜攝政王保羅,擁戴17歲的皇儲彼得王子為王,成立親同盟國政府。

德國入侵蘇聯的計劃已成熟,希特勒面對希臘及南斯拉夫突然在英國支助下在南邊造成威脅,遂下令德軍“毫不寬待”地摧毀南斯拉夫。

3月29日,星期六

和保羅·梅特涅(他剛做了一套新西裝,還不太自在)去西班牙外交官埃斯皮諾薩家,聽他珍藏的俄國唱片。保羅的衣裝的確亟需更新;他每天都打一條黑色的針織細領帶,穿一件老舊的綠呢外套和一件法蘭絨襯衫。我從來沒見過他穿制服以外的衣服——而他的制服看起來也很舊了。他從18歲開始,生活裏就只有戰爭;最早是西班牙內戰,他志願加入法西斯派軍隊。

迪基·埃爾茨帶我去波茨坦見奧托·俾斯麥的弟弟戈特弗裏德,他是波茨坦的地方首長。我非常喜歡他。他太太是奧法混血的梅勒妮·霍約斯。他的奧地利表妹羅瑪莉·舍恩貝格也在場。大家很晚才一起回柏林。

戈特弗裏德·馮·俾斯麥—舍恩豪森伯爵(1901—1949)是“鐵血宰相”的孫子。剛開始他贊成納粹運動,相信它能使德國再生,他甚至接受黨衛軍榮譽上校的官階,並加入納粹黨多年,同時擔任波茨坦地方首長。但到了1941年,他已變得堅決反納粹,後來成為最早參與“七月密謀”的人士,也是其中最活躍的平民成員之一。

4月3日,星期四

和蘭曹到達勒姆的特羅特夫婦家早餐。美術史學家、舞台設計師及中國專家比勒陀利烏斯教授也在場。亞當·特羅特對中國極感興趣,曾在那裏待過一段時間,並成為彼得·弗萊明的好友。大家的話題都圍著遠東轉。

謠傳匈牙利首相泰萊基伯爵已自殺。

泰萊基伯爵1939年出任首相,企圖阻止德國主宰匈牙利而未果。他之前拒絕服從德國,不肯交出逃到匈牙利的波蘭士兵及百姓;南斯拉夫親盟國革命成功後,德國對匈牙利施加更大的壓力,泰萊基不願屈服,舉槍自盡。

4月4日,星期五

與海克·切爾寧夫婦晚餐,在場只有奧地利人,包括迪基·埃爾茨及約瑟夫·施瓦岑貝格。他們回憶昔日維也納與薩爾斯堡的輝煌年代,講了許多20年代“紈絝子弟”(jeunesse dorée)的逸聞,令我咋舌。

4月6日,星期日

今天早上,德軍入侵南斯拉夫及希臘。

4月11日,星期五

昨天下班後我趕去斯泰丁納車站;迪基·埃爾茨已在那兒等我,帶我一起去波美拉尼亞的戈特弗裏德·俾斯麥的別墅賴因費爾特城堡過復活節長周末。本來三個鐘頭的車程,卻坐了七個小時。俾斯麥家族的馬車來車站接我們,在月光下載我們抵達賴因費爾特。半夜3點進門,發現戈特弗裏德還在等我們,準備了簡單的晚餐和大量新鮮牛奶。好幸福!